智库动态 NEWS

国家级改革智库换帅!郭兰峰接棒,这3个“发力点”关乎经济改革方向

时间:2025-09-16来源:未知 作者:acebm 点击:

导读

注意了!喜欢关注经济动态、想搞懂“国家改革智囊团”到底在做啥的朋友,今天这篇内容可得认真看——

9月13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北京开了两场重要会议: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会上有个关键消息:国家发改委原党组成员郭兰峰,正式当选为研究会第九届会长

这事儿看着是行业内的人事调整,实则不简单——要知道,这个研究会可不是普通机构,它是国家发改委主管的国家级改革研究智库,还是国家一级学会。

说白了,它出的研究报告、提的改革建议,很可能会影响到各级政府的决策,甚至关系到咱们经济发展的“方向盘”。所以新会长的上任,以及他明确的工作方向,值得咱们好好掰扯掰扯。

1. 新会长郭兰峰:发改委“老兵”,熟门熟路懂改革

咱们先聊聊郭兰峰这位新掌舵人。他是1964年11月出生的,算下来在国家发改委已经“深耕多年”,妥妥的“老兵”级别。

他的履历里藏着不少关键信息,每一步都踩在发改委的核心领域:

为啥要提这些经历?因为这种“从基层到高层”的完整履历,意味着他对咱们国家经济运行的“家底”门儿清,也清楚改革推进中会遇到哪些“堵点”“痛点”。后续研究会要做改革研究,这种“接地气”的经验,可比纸上谈兵管用多了。

2. 新会长定3个“硬目标”:每一条都戳中“智库核心”

当选之后,郭兰峰没绕弯子,直接给研究会定了三个“必须做到”的硬目标。每一条都瞄准“改革实效”,咱们一条一条说清楚:

目标一:必须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树立正确的改革观

这句话翻译过来很实在——改革不能“跑偏”,得紧紧跟着党的领导走,确保每一项研究、每一个建议,都符合国家发展的大方向。毕竟改革是大事,方向错了,后面再努力也白搭。

目标二:必须进一步加强业务建设,提高研究能力

作为“智囊团”,核心竞争力就是“出好主意”。郭兰峰特别提到要发挥**“补位”与“引领”** 作用:

目标三:必须进一步强化纪律规矩,树立服务意识

说到底,智库不是“高高在上”的机构,最终要落地到“服务”上——服务国家,服务会员,服务改革事业,这三个“服务”得真正落到实处。不能搞“纸上谈兵”,研究成果得能用上、管用。

3. 前任会长彭森:见证改革的“老法师”,接力有力量

聊到研究会的掌舵人,就不得不提前任会长彭森。这位出生于1951年4月的“老法师”,履历同样沉甸甸:

他几乎见证了咱们国家改革开放后,多轮关键的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到后来的国企改革、财税改革等等。

可以说,彭森在任期间,为研究会打下了扎实的研究基础,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改革经验。现在新老交替,其实也是改革理念和研究成果的“接力”,让研究会的工作能更稳地推进。

4. 这个“智囊团”跟咱们有关系吗?答案是:当然有!

可能有朋友会问:说了半天,这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到底具体做啥?跟咱们普通人、普通企业有关系吗?

还真有关系。它的核心职能就两个,都很“实在”:

职能一:承接政府与主管部门的委托课题

比如国家发改委想研究“怎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帮中小企业减负”,或者“怎么推进京津冀、长三角这些区域的协同发展”,就可能委托研究会去做深入调研,最后拿出具体的方案建议。

职能二:超前调研经济社会的重点难点

比如现在大家关心的“就业质量怎么提升”“消费怎么更好拉动经济”,这些都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老大难”。研究会会提前去调研,分析问题根源,给出解决思路。

关键是,这些研究成果不是“锁在抽屉里”的——而是给各级政府做决策参考,给企业规划发展方向用的。比如政府根据调研调整了扶持政策,企业能享受到红利;或者区域协调发展做好了,咱们的工作、生活环境也会跟着改善。

 

说白了,这个“智囊团”其实一直在背后为咱们的经济生活“出力气”。

来源:神都兔八哥



上一篇:世界建筑科技创新智库重磅推出「科技先锋」栏目,首期聚焦3D设计软件领军者Asuni集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