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动态 NEWS

寻找新能源产业“爆点”,为什么苏州相城区值得期待

时间:2023-09-12来源:未知 作者:acebm 点击:
今年以来,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成为热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谋划布局,望在新的领域不再被卡脖子、不再需要跟跑。因此,寻找最具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新赛道成为各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重点工作安排。谁能把握先发优势、紧跟发展趋势、形成集群胜势,谁就能在未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整合中占据更多高端高价值环节,从而掌握更多发展主动权。
 
任何一个有实力、有野心的大城市都不想错失、也不敢放弃新赛道的门票,不论是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技、深海空天,还是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布局和突进。
 
而瞄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和世界一流创新型城市的苏州,凭借工业实力雄厚和产业门类齐全等优势,以及敢闯敢为、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在抢占产业新赛道这件事上,已积攒了丰富的经验。
 
譬如,在生物医药领域,京、沪、苏三城中苏州布局最晚,但却能以十几年之功将其培育成“一号产业”,如今实力可与京沪比肩。胡润《2023全球独角兽榜单》显示,苏州入选的10家独角兽企业中,便有4家归属医药健康领域(北京、上海分别上榜2家)。与通过吸引国内外龙头药企全球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从而发展壮大的张江不同,苏州更加侧重于助力创新创业企业孵化,扶持本地生物高科技领域初创公司或刚起步的小公司。如苏州倾力培育的信达生物、基石药业、百济神州、康宁杰瑞等极具创新力的生物科技企业,如今在行业内大放异彩。
 
小城市才做选择,大城市全部都要,在各个新赛道领域都不甘寂寞。作为全球工业大市、GDP排名全国地级市第一的苏州,一向是既要“大象起舞”,又要“蚂蚁雄兵”;苏州下辖各区县一直各自发力、各自闪耀,但却能做到“形散而力不散”。在这样的产业发展逻辑下,苏州规划建设九大市级新能源产业园,形成市域一体、整体联动、高效协同的强大合力,推动全市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苏州九大市级新能源产业园
 
因双碳国家战略的迅速推进、影响深远,加之地缘政治局势加剧、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外部能源供应不足,以及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明显等多重因素叠加冲击,新能源产业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赛道之一。此时此刻,苏州又站在崭新的机遇转折点上。
 
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自不必说,早已布局且引领新产业裂变,甚至合肥、常州等二线城市也正在领跑,积极寻找“换道超车”的机会。苏州同样“暗自”发力,尽管从当下全国新能源产业版图来看,风口中的风口——新能源汽车在苏州发达的制造业体系中表现不是很突出,尤其与上海、深圳、合肥、常州等新能源“明星城市”相比,苏州缺乏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一批具有强大带动力的终端龙头企业品牌,并且在产值总量方面,与兄弟城市常州相比也有一定差距,但这并没有阻碍苏州“吟啸且徐行”的笃定脚步。
 
今年3月苏州的“新年第一会”,就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推进大会。这个新年会议有点不一样,产业更聚焦、更有针对性。这背后既是苏州的野心,也是难以掩饰的焦心。
 
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会上表示,坚持把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作为全局性工作抓手持续深入推进,坚定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决心,强势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快车道上加速飞驰,激发苏州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坚决扛稳江苏省经济“压舱石”重任。
 
苏州常务副市长顾海东则表示,必须增强危机感、紧迫感,积极借鉴兄弟城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路线图”,自抬标杆,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苏州感觉自己在新能源领域的步伐有点慢,或者说显示度不够。但我认为这更多是苏州人一贯的“不如北上深就是落后”的顶格思维,实际上,苏州新能源产业是有基础、有支撑的。截至2022年底,苏州累计集聚新能源企业546家(其中约70%为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78.2亿元,同比增长28.4%。这个成绩,不论是体量还是增速,都算是亮眼的。
 
而且,会上还同时揭牌和发布苏州新能源(氢能)产业促进中心、江苏省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苏州中欧氢能技术创新中心揭牌、苏州市新能源产业集群基金,并集中签约29个新能源产业领域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241.2亿元。
 
细品这些集中、迅速、高能的合作项目,我们发现,苏州提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源于很多年的基础积累,而不是一时的跟风炒作。因为苏州已然跳出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不断布局新能源“新赛道”……
 
就在苏州吹响新能源号角不久的6月,《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显示,苏州成功超越北京、常州,从去年的全国第七攀升至第三,仅次于深圳、上海。《2023胡润中国能源民营企业TOP100》榜单还显示,苏州以6家企上榜业并列全国第三(深圳11家、无锡7家、上海和宁波各6家)。
 
可见,苏州在新能源赛道已经悄然开启“狂飙”追赶模式。

 《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前十名
 
回溯苏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来,苏州各地紧抓能源转型机遇,结合自身实际超前布局光伏、风电、智能电网、动力电池及储能、氢能和智慧能源等细分赛道。
 
据统计,过去十年来苏州以年均2.4%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6.7%的GDP增长,高于全省能源利用效率(2018年以来,全省以年均2.4%的能耗增速支撑年均5.5%的GDP增速)。可以说,这十年苏州能源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新能源产业也逐渐成为苏州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和新动能。
 
而在苏州新能源逐浪攀高进程中,相城区从全市10个版块中脱颖而出,先后获评全省首个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和全省首批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落户国内首个能源算力中心——协鑫能源算力中心全球总部,引进全国首个以碳中和命名的专业研究机构——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苏州)研究院,以及仕净环保、菱惠能源、一道新能源、哈博能源、琅润达等涵盖新能源“源”“网”“荷”“储”四大环节的200余家能源互联网企业在此发展壮大。
 
9月7日,相城又迎来一场能源产业盛会,由相城区政府、苏州能源发展集团、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苏州)研究院等主办的2023长三角能源产业创新生态发展大会在相城举办,一众顶流专家大咖、行业领军企业家加持赋能。
 
相城区委书记沈志栋说,相城坚定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将“双碳”工作与能源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并以能源供给绿色化、能源传输低碳化、能源消费高效化为重要抓手,积极构建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未来力争把相城打造成为全国能源产业高地。
 
喊出“打造全国能源产业高地”的口号,相城区是有底气的,但我们觉得最值得点赞的不是产业发展本身,而是将能源产业转型发展与能源应用转变相结合,以及背后构筑的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生态。
 
1.敢为人先,深度挖掘绿色能源新增量
 
一方面,相城稳步推进整县屋顶光伏试点工作,率先开启追“光”之旅。
 
2021年获批全国整县光伏开发试点后(吴江、吴中、常熟同批入选),相城共排摸出屋顶资源177.8万平方米,并提出2025年前实现300兆瓦的装机目标。2022年8月,包括26个项目(备案装机容量达31.09兆瓦)在内的光伏试点(一期)开工建设,预计在25年设计运营周期内,将带来约1.2亿元电费收益,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3.7万吨。
 
今年8月底,全省首个集多种光伏组件安装形式(混凝土屋面固定支架+门式刚架结构BIPV+“钢结构+预应力钢索”柔性支架)于一体的污水处理厂光伏项目——相城一泓污水处理厂1053.25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进场,这也是全区首个“光伏+污水处理厂”项目。据预测,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项目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24.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98.3吨,可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另一方面,相城成功创建城乡建设“双碳”先导区,率先锚定“低碳”,全面“逐绿”而行。
 
位于相城环秀湖区域的苏州高铁新城不单是全省首批两个先导区之一(另一个是锡东新城“双碳”先导区),也是全国率先开展建设的“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区”,未来将始终秉承低碳生态理念,围绕绿色建筑、低碳交通、能源利用、智慧园区等领域进行系统开发建设。
 
在低碳建筑方面,先导区在采用装配式建筑的基础上,利用智能装备、建筑产业互联网、BIM技术等智能建造技术,推动全域建筑100%达到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其中三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超40%),有效降低隐含碳排放。同时,通过构建“政策撬动-场景驱动-产业联动”的技术推广机制,规模化推广超低能耗建筑,预计未来超低能耗建筑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以上(占整个先导区面积的15.6%)。
 
此外,相城还在全市率先启动集中供暖的探索。2021年3月,位于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内的全市首座能源站开始供暖,能源站充分应用蒸汽余热、电力双蓄、太阳能等初始能源,向周边商业、办公楼、住宅等建筑群统一集中供暖(供冷)。相较于传统空调,集中供暖区域能耗将降低30%左右,每年可节约电量1.4亿度,减排二氧化碳12.7万吨。
 
目前,全区规划建设的66座能源站中有4座投入运营,总供能面积达63.4万平方米。快人一步的相城也让率先享受到集中供暖“殊遇”的相城居民羡煞旁人。这可是饱受冬季寒冷之苦的江浙沪人民多少年的期盼……
 
2.跨界融合,数字赋能低碳管理新模式
 
相城在推动能源产业与数字、金融“跨界互动”方面也闪耀着苏州善于和合共生、多元融合的光辉。
 
一方面,随着风、光、水、火等多元化、分布式能源供给体系发展,以及用储一体终端的大规模接入,能源的高效并网消纳面临巨大挑战,唯有大量算力支撑的人工智能,方能满足大规模、复杂智能电网稳定、合理、高效利用的需求。
 
致力于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区”的相城敏锐地把握住未来能源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积极推动“能源+AI”融合发展。
 
今年5月18日,相城区政府与专注于数字能源创新发展的新能源龙头企业——协鑫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启动国内首个能源算力中心全球总部,这也是国内首个应用于能源领域的人工智能计算平台,规划算力总规模近1000P,居国内前列。该平台从能源算力前沿技术入手,深挖电力负荷侧灵活性,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和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新能源主动支撑能力。
 
该能源算力中心就是大模型的垂直应用、产业化应用,或将成为相城乃至苏州在智能时代崛起的又一“奇点”。
 
 
同时,相城区也在把握能源低碳数字化转型的机会,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加速数字化与绿色低碳深度融合。
 
2022年9月,在国家网信办公示的年度数字科技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典型案例拟入选名单中(入选的50家企业中,苏州入选2家),其中便有1家来自相城的企业——苏州琅润达检测科技。琅润达开发的工业数智控碳平台依托工业互联网技术,能够提供用能设备降碳控制技术、企业数字化碳管理系统和政府双碳管控联动平台综合解决方案等“一揽子”服务,目前该系统已服务客户近2000家。
 
另一方面,相城充分发挥数字金融产业优势,探索建立“初次无偿分配、调节有偿交易”的用能预算管理平台,并联合中国农业银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等银行,基于企业碳资产信用牌照等资信证明,开发专用于支持企业节能减碳技术投资(改造)的金融产品,合计额度达2亿元。同时,作为数字人民币全域试点,相城以数字人民币方式向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的能源企业发放上网电费和补贴金额,成功推动全省首个数字人民币光伏结算场景落地。
 
3.要素汇集,创新主体构筑集群新生态
 
苏州正在纵深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坚持创新主体梯度引育,吸引全球各类高端要素资源汇聚,多措并举营造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而旨在打造现代化高科技中心城区的相城区,则在全力构建集“源-网-荷-储”于一体的产业创新集群。
 
2021年以来,相城发挥全省首个“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的引领作用,围绕能源互联网领域,陆续发布涵盖主体载体引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节能管理、税收减免等在内的9条政策,并支持应用场景优先开放,在系列政策举措的加持下,成功吸引国家能源集团、吉利等重点企业,以及省产业研究院氢能与燃料电池研究所等载体平台落地。
 
在本次2023长三角能源产业生态创新大会上,相城正式发布氢能装备产业园规划(9个市级新能源产业园之一)和青苔科学家村综合能源场景应用,未来将重点建设聚合科技孵化、产品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功能的高能级公共服务和成果转移平台,构筑最优创新生态。
 
同时,相城还与国际知名能源企业开展合作,如屋顶光伏一期的中亿丰罗普斯金总部工厂项目,即是由全球实力领先的光伏发电方案提供商阿特斯中国团队提供技术支持。相城还积极走出国门赴欧招商,目前正与荷兰能源企业RedStack就基于反向电渗析技术的可再生水电能源开展技术合作。
 
这些年相城区在双碳领域的企业培育和创新生态营造是有成效的。早在2017年,相城就发起设立100亿元的产业引导母基金,用“真金白银”培育中小企业。在这个母基金“成绩单”上,能看到仕净环保、金宏气体等本土培育的上市企业。其中,金宏气体是全区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其自主研发的纯氢气纯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远销海内外。
 
此外,初创企业如苏州希倍优氢能源科技,成立仅两年就已成长为国内首批提供大标方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企业之一,形成“Serie-P、C、D”三大制氢系统产品矩阵,可为化工、交通、储能、科研医药等多种行业提供分布式现场制氢解决方案。
 
企业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政府的“悉心栽培”。截至今年7月底,相城区已聚能源企业212家,1-7月产值规模超215亿元,完成税收8.1亿元,同比增长49.7%。预计可超额完成“集聚能源企业300家、产值规模超500亿元”的“十四五”目标。
 
在苏州开幕的2023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表示,苏州正全力推动能源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围绕光伏、风电、智能电网、动力电池及储能、氢能和智慧能源等领域强链补链延链,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
 
可见,苏州正以城市能源变革的姿态全面践行中国双碳战略,不论从工业到交通,从工商业到民用,从光伏到储能、氢能,这将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可以肯定,在这场能源变革中,相城必然是先行者、主力军和主战场,因为相城的能源产业基础坚实、基建应用支撑有力、融合创新不断深入,“能源+”发展模式在这里上演,无处不彰显着“苏式”发展策略的率先探索、敢闯敢干、开放合作、互融互通的精神气质。
 
我们期待相城区今日的决心和布局,能为苏州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贡献更多的“相城力量”。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


上一篇:激发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经济贡献度

下一篇: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