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动态 NEWS

中国四大官方智库

时间:2023-11-20来源:未知 作者:acebm 点击:
中国官方咨政机构颇多,智库江湖各显神通,他们多以报告、内参、刊物和论坛、培训等方式建言献策,其影响力常体现在党代会报告、中央全会相关决议、五年规划、政府工作报告和出台各种政策的形式中,而这些文件往往是某段时间的纲领性文件。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官方智库都有哪些?分别注重研究什么?其角色轻重如何?他们献智的方式都有哪些?
01 智库前传
1.中央顾问委员会。
关于智库,有很多人曾经讨论过:就是到底是咨政呢?还是资政?
这个很简单:如果你是下级给上级建言献策,那是咨政。比如,中央党校(行政学院)给中央建言献策,或者是给国务院出谋划策,那是咨政;国务院要出台个什么文件,让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去调研一下,了解一下情况,做一个可行性报告报国务院,那就是咨政。
如果你是老资格,曾经是当政者,现在老了,退下来了,但依然能发挥自己丰富的执政经验,所以经常给年轻人点建议,这时你是资政。当政者想要出台个什么政策,征求一下你这种老资格的意见,那是资政。
比如,李光耀不当新加坡总理了,但他当了新加坡资政。
我国也曾经有这样的制度安排,曾经于1982年成立了一个“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是邓小平,第二届委员会主任是陈云。到1992年,中央顾问委员会完成了历史使命,就不再设立这个机构了。中央顾问委员会的职责,就是“资政”。
2.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
我国的三农方面的专家温铁军同志,大家可能都知道,以前就是在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的。
改革开放初期,旧有决策模式受到挑战,中央需要制定很多改革方案,便搜集各部委人才,不定期请他们到中南海讨论研究,后逐渐成立一些研究机构。那时,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体制改革研究所堪称官方智库中的“绝代双骄”。
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是农改推动者。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成立于1982年,其职责是对农村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反映农村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代中央起草或参加起草农村工作方面的文件、文稿等。1989年,根据中央决定,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撤销。
1982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连续5年,中央每年都颁发关于农业问题的“一号文件”,其中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发挥了重大作用,是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直接推动者。
3.体制改革研究所。
体制改革研究所是改革的“参谋机构”,1980年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库”。它是改革总体方案的设计者、起草体制改革规划的执行者。
央行行长周小川曾任体改所副所长,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也曾在体改所工作。
以上3个智库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归档于国家档案馆了。
目前,影响中国的官方智库还有4个:
1.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政策研究室是中共最高智囊机构,主要负责起草历次党代会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起草、修改中央的有关重要文件,起草中央领导同志部分重要讲话,对党的建设、思想理论重要课题和中央重大决策的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对全国经济形式跟踪、收集、分析、整理,以及报送党建和思想理论的重要综合信息、动态,为中央决策提供建议和咨询等。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内国际知名的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在宏观经济政策,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产业经济和产业政策,农村经济、技术经济、对外经济关系、社会发展、市场流通、企业改革和发展、金融以及国际经济等领域拥有许多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学家以及高素质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如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参与调研等,参与制定五年规划等。
3.中央党校(行政学院)。中央党校(行政学院)。中央党校的《思想理论内参》,直接送呈中央有关领导;中央党校出版的《理论动态》内部发行;1978年5月10日,最先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1日,《光明日报》刊登;当日,新华社转发;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转载。由此引发了著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
中央党校还常参与起草党代会报告。
1992年6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到中央党校就确立市场经济新体制作报告,就当时的市场经济是姓社还是姓资等重大问题进行论述。其后历次党代会前,最高领导人都要去中央党校“吹吹风”。
国家行政学院并入中央党校后,国务院重大政策出台前夕,往往会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办一个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成为“一政一经”两大国务院智库。
4.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央直接领导、国务院直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常参与起草党代会报告。
中国还有很大官方智库,但以这4大智库最为权威。他们参与决策的手段一段是:
1.参与重大文稿的起草,影响高层领导。
2.形成内参,直接呈送高层领导。
3.通过报刊,影响社会公众。
来源:犁子

上一篇:这场研讨会,协力为金融助消费立“规矩”

下一篇: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的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