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速览 NEWS

培育郑开洛科技创新走廊,河南发布未来空间“蓝图”

时间:2024-06-17来源:未知 作者:acebm 点击:
  “多规合一”的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正式与公众见面。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河南将形成以中部郑州都市圈为引领,以西部山地生态区、东部平原农业区为支撑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规划》提出,新增城镇建设用地重点保障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豫东南高新区和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等空间需求。支持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容提质,培育郑开洛科技创新走廊,促进创新要素集聚。

培育郑开洛科技创新走廊,河南发布未来空间“蓝图”

  【规划】“多规合一”总规划

  记者注意到,国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相融合,统一为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多规合一”改革。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强调,经依法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保护、开发、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不再另设其他空间规划。

  《规划》指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域空间发展的指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蓝图,是编制省级及以下各级各类空间规划的基本遵循,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具有战略性、协调性、综合性和约束性。

  《规划》范围为河南省行政辖区。规划定下的发展愿景是“大国粮仓、现代枢纽、创新高地、出彩中原”。到2035年,综合实力、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列,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化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要求】划定城镇开发目标边界

  如何构建出彩中原新格局?《规划》提出,以三条控制线作为重点管控区域,在国土空间管控指标约束下,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各类空间布局。

  三条控制线,是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优先序统筹划定落实的。按照不超过2020年现状城镇建设用地1.3倍的要求,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管控城镇规模和布局形态,促进集约内涵式发展。

  对此,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分析说,1.3倍的城镇开发目标边界限制是国家的要求,这符合国家与我省国土空间合理利用的实际,也符合现代化城镇体系发展规律的要求。

  所谓集约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提高城市稀缺建设用地的利用率,增大要素配置密度,在有限的城市空间面积上配置更多的城市功能,承载更多的人口和数量更大的GDP。在这方面,河南的城市国土利用提升空间还很大。这意味着,在不增加城市边界的情况下,提升要素聚集密度和城市功能强度,郑州城市扩张空间还很大。这也是其他城市和县城集约发展的方向。

  《规划》要求,新增城镇建设用地重点保障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豫东南高新区和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等空间需求,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保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空间需求,支撑乡村振兴。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教授白小明说,规划明确了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的重点保障区域。这些区域是河南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重要基地,保障这些区域的建设用地,能够使河南把有限的建设用地指标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这对河南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布局】搭建郑州都市圈立体框架

  都市圈是形成城市间功能互补、加速要素资源流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规划》拿出较大篇幅,对郑州都市圈的布局和内涵进行阐述。

  《规划》提出,建设现代化郑州都市圈。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进郑州市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实现产业协同发展,联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打造郑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引领力的郑州都市圈。

  优化郑州都市圈空间结构。以郑州市为引领,依托沿黄河、环嵩山的自然地理格局,强化陇海、京广发展主廊道,培育次级廊道,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空间格局,建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都市圈。

  “郑州都市圈的建设需要统筹很多资源才能实现,空间规划和布局提供了基础立体支撑。”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胡钰说,《规划》涉及的基础先行、产业协同、文化共谋、生态共治、服务共享、空间优化、创新协作、指标统筹、区域协调等九大支撑措施,共同构成了郑州都市圈发展的立体框架。

  上述措施旨在推动郑州都市圈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将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引领力的核心区域,可推动河南省整体经济社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产业】协调重点产业集群布局

  创新驱动,产业支撑。记者了解到,河南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势再造,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构建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强产业集群,提升发展能级,推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规划》明确提出,优化重点产业集群空间布局。对接河南省高质量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协调重点产业集群布局。支持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许昌市、开封市、南阳市、平顶山市等市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集群。支持漯河市、驻马店市、焦作市、濮阳市、周口市等市重点发展材料、装备、汽车、食品和轻纺等优势传统产业集群。

  推动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等地结合自主创新区前瞻布局氢能和储能、量子信息、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将开发区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优先保障符合国家战略、省级战略的产业空间需求,支持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分析说,前面提到的“一主两副、一圈四区多节点”,“四区”是河南省域空间布局中具有特殊功能和独特价值的区域,各区域空间以其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产业体系成就各板块高质量发展。其中豫西侧重于转型创新发展;豫南侧重于高效生态经济;豫北侧重于跨区域协同发展;豫东侧重于承接产业转移。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豫东在河南最大的内陆河港周口港、沈丘港等的加持下,未来有望成为河南空间规划布局中的现代物流和临港产业集聚区,发展潜力不可限量。周口有望成为河南继郑州、洛阳、南阳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四极。

  【动能】培育郑开洛科技创新走廊

  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是河南的首要战略。《规划》提出,保障创新高地建设空间需求。规划建设中原科技城、中原农谷,高标准建设嵩山、神农、黄河等省实验室,支持重建重振省科学院和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支持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容提质,培育郑开洛科技创新走廊,促进创新要素集聚。

  记者了解到,在以往政府层面的规划中,郑开科创走廊频频出现。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提出,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载体、郑开科创走廊为先导、高新区为节点,建设沿黄科技创新带,努力形成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那么,此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的郑开洛科技创新走廊,和之前有哪些不同?

  “建设郑开洛科技创新走廊,符合郑州都市圈及整个河南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耿明斋说,这是因为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郑汴洛是郑州都市圈东西向的三大支点,也是都市圈横向发展的核心轴。

  郑开科创走廊是从郑开同城化角度出发的,它是同城化的一个抓手和切入点。“郑开洛科技创新走廊与郑开科创走廊没有冲突,而是一脉相承的。”耿明斋说,国土空间规划是从全省视角讲的,如今把洛阳也纳入了大郑州都市圈中,与此同时郑洛新还是国家科创示范区,所以提郑开洛科创走廊理所当然。

  【协同】郑洛错位发展

  记者注意到,河南要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到2025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左右;到2035年,达到72%左右。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级城市与小城镇协同发展的城镇体系。

  对此,白小明分析说,金字塔型城镇体系是支撑一个地区城镇化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所谓金字塔型城镇体系,就是以一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周围的中小城市以不同距离围绕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呈环状集中分布。规划中提到河南未来要构建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就是典型的金字塔型城镇体系。在这个城镇体系中,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便位于金字塔顶端,辐射带动全省城镇发展。

  《规划》提出,河南将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枢纽作用,深化郑开同城化、郑许一体化发展,推动郑洛错位联动发展,培育壮大区域新兴增长中心,加强中心城市与相邻县(市)融合发展。

  “推动郑州与周边城市产业融合发展,能够促使郑州与周边城市在产业链不同环节打造合理的产业分工,形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白小明说,郑州发挥创新优势,集聚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内创新能力强的“头部”和“主干”企业,专注研发、设计和营销等环节,充分发挥创新策源功能和产业链高端引领功能。周边城市在产业链、产品链不同环节进行布局,与郑州形成良好的分工合作。

  这样一来,整个郑州都市圈将形成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区域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创新集群和产业集群。这为郑州都市圈空间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有助于提升郑州都市圈的影响力和引领力。

  【交通】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

  如何密切都市圈内城市之间的联系?那便是缩短彼此之间的时空距离。《规划》提出,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建成中心城市间、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间1小时交通圈和通勤圈。

  河南省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米+井”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形成,多层次枢纽体系进一步完善。河南将统筹基础设施布局,协调解决空间矛盾问题,支撑和保障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化铁路网。构建由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双干线组成的铁路网络。支持呼南、南信合、京雄商、阜阳-黄冈等高速铁路建设,保障郑州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支持三洋铁路建设,完善功能多样的普速铁路网,加强出海入江货运通道建设与资源富集区铁路对外联系。

  构建高效互通的公路网。优化省域高速公路网布局,合理确定高速公路网建设时序和路网密度,支持繁忙通道扩容改造。建设通江达海的航道网。完善淮河、沙颍河、唐河、沱浍河航道,推进黄河、大运河河南段适宜河段旅游通航和分段通航。

  建设错位协同发展的机场群。推进郑州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规划建设安阳市、商丘市、鲁山县、周口市、潢川县、三门峡市等支线机场,提升洛阳市、信阳市、南阳市等机场基础保障能力,形成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为引领,“一枢多支”的现代化机场群。(刘瑞朝)


上一篇:《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有偿使用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下一篇: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 (2024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