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NEWS

深圳设立“金融方舟”项目 采用“主办银行”机制

时间:2020-04-14来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点击:

深圳等地宣布启动“金融方舟”等项目,借鉴医疗领域“方舱医院”理念,以支持深陷困境的中小微企业。

  4月14日上午,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启动一项名为“金融方舟”的项目,针对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大量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销售减少、回款不畅、现金流吃紧的严峻形势,组织全市银证保等各类金融机构,创新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专项行动。

  与以往不同,此次“金融方舟”提出牵头银行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即参考“主办银行”制度。

  深圳拟支持三类企业

  “金融方舟”项目初定运行到2020年底,后续视市场情况决定是否延续。

  记者获悉,“金融方舟”将重点帮扶三类中小企业:一是受疫情影响明显的外贸出口、交通物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企业;二是产业链上的重要节点企业;三是受疫情影响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的先进制造业企业。

  首批“金融方舟”由市发改委、科创委、工信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文体旅游局、市场监管局等产业主管部门提供的1020家急需融资的企业纳入。

  建行深圳分行组织的对小微企业的调研显示,复工之后,受到原材料、员工返程受限、产业链配套资源等因素影响,企业需要10天至一个月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产能。对于今年的营业收入,39.1%受访企业预计当年营收与去年持平甚至增长,30.1%受访企业预计营收下降30%以内。

  此前,今年2月末,深圳市发文提出,优先扶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划拨10%的市级产业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贷款贴息。所需资金由市级产业专项资金划拨,按照实际支付利息的50%给予总额(同一支持对象在不同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的贴息累计计算)最高100万元的补贴、贴息期限不超过6个月。自2月底“市政府2020年重大项目清单”发布以来,深圳20多家银行已为全市重大项目授信3623.1亿元。

  提出“金融服务方舱项目”设想的建设银行(6.3600.040.63%)深圳市分行,该分行行长王业表示,自2月以来,该分行对深圳市重点项目及各类企业、个人信贷投放超720亿元,已出台无还本续贷、结息周期调整等多项政策。

  王业表示,借鉴医疗领域“方舱医院”理念,借鉴“医疗方舱”理念,由政府主导,监管机构协调,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打造金融服务平台和工作机制,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为受阶段性突发事件(如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提供有效的整体金融服务方案,预测持续运营期限为一至两年。

  他说,这是在疫情特殊背景下,通过“结构性”调整迅速优化金融资源供给的一种方式,转危为机,精准对接广大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经济易感群体”,快速部署成套金融服务平台,对出现暂时性经营困难的企业提供“救治”,帮助企业有效抵御经济周期波动和黑天鹅事件影响。

  “主办银行”机制

  与以往救助中小企业制度有所不同的是,此次“金融方舟”提出牵头银行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即参考“主办银行”制度。

  “金融方舟”的具体规定为,经审核纳入“金融方舟”的企业,牵头银行负责提供综合咨询诊断服务,一企一报告。牵头银行为企业安排一定规模的专项授信额度(含企业发债);银行、证券公司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发债服务。各参与机构在授权范围内,对纳入“金融方舟”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包括:按同期贷款基础利率(LPR)加点不超过50BP的授信比例不低于专项授信额度的50%;不向企业收取贷款利息之外的其他服务费用。方舟名单实行动态管理,企业正常经营后将出舟;新的困难企业将被筛选纳入方舟。

  一般而言,主办银行是指为企业提供信贷、结算、现金收付、信息咨询等金融服务,并与其建立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签有《银企合作协议》的中资商业银行。

  王业认为,从政治经济体制来看,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具备创新完善主办银行机制更加成熟的内部条件,目前国内金融主力军都是国有大行,引入政府和银行共同推进主办银行制度,既有利于落实政府在行业性、区域性的政策上的执行,又有利于发挥大行的头雁效应,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部署,有效杜绝不合理断贷、抽贷等现象,隔离问题企业金融风险,避免向产业链扩散。

  他说,对于企业可配套差别化综合产品,一是针对企业在员工工资、租金、采购等方面支出的融资痛点加大精准金融支持;二是妥善配置再融资方案,由主办银行牵头,进行存量债务优化;三是对接政府贴息及补助通道,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四是加强综合金融配套,协助企业引入在行业、运营、资金上具有优势的战略投资者,提供战投推荐、科技孵化、产业链对接等。

  疫情使得企业资金链紧张,融资需求旺盛。

  根据建行深圳分行调研,53.7%的受访企业预计融资需求多于去年,32.1%的受访企业预计融资需求与去年持平,合计85.8%的企业认为融资需求不低于去年。在目前疫情防控及逐步复工阶段,企业最关心、最迫切的是“还款问题”,占比40.7%。28.4%的受访企业则最关心“贷款额度问题”。16%的受访企业最关心“利率问题”。

  “建设深圳分行和其他银行不太一样,我们的存量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已经非常大,普惠贷款达到1450亿元,今年监管部门对我们的要求是再增长20%,还要提高信用贷款占比,提升小微企业首贷率,加大无还本续贷力度。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今年我们的普惠至少要增长300亿元才能达到要求。”建设银行深圳分行资深副经理陈坤雄对记者说,目前该分行正在大面积推广无还本续贷业务,存量5.5万户小微企业贷款客户中,有4.9万户是首贷客户。  陈坤雄说,小微企业生存很不容易,在产业链里议价能力比较弱,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弱,这次疫情冲击对他们影响很大。“现在这个状况下,小微企业资产质量出现一些波动,我们是有思想准备的,而且作为国有大行,我们有这个担当。”该分行采取了还款宽限期、无还本续贷、结息周期调整、征信修复等一系列政策,比如对3月31日前本金到期的1000万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全面给予28天宽限期,宽限期内免收利息,保障资金连续性。

  建设银行深圳分行3月初推出的“复工贷”,与零售连锁、农牧行业、教育培训、住宿餐饮、制造业、医药连锁、安保服务、健身连锁、美容美发等签约后,推出一个月以来已收到500余家企业近150亿元融资需求,已审批及申报流程中182户,合计36亿元,覆盖深圳10个区域企业员工约50万人。此前,截至2019年末,建行深圳分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1450亿元,占四大行在深圳的普惠金融贷款余额的比例72%,比年初新增487亿元。

责任编辑:张缘成



上一篇:洪偌馨:资产荒里的金融科技突围战

下一篇:财经财经 > 商讯 > 正文 站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复地金融蜂巢 为何落子长沙滨江?一个深耕十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