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NEWS

资本市场服务“双碳”战略 推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

时间:2022-11-15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acetouzi 点击:

11月14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企业标准,这是首次发布绿色金融领域企业标准。目前,绿色债券市场的参与主体逐步多元化,一系列政策对绿色产业的支持范围显著扩大、支持力度显著增加。高度重视并持续开展绿色金融标准建设,全面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无疑将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资本市场作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积极落实“双碳”战略部署,推动资本流向低碳经济行业,并已取得一系列显著进展。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资本市场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将是长期重点工作方向,推进完善资本市场绿色金融相关标准,加强资本市场绿色金融领域双向开放和国际合作等也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产业融资明显提升

    深入践行绿色投资理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实现“双碳”目标需要资金支持,除政府资金外,市场资金也要及时“补位”。近年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绿色低碳转型有机结合,在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融资支持力度的同时,不断丰富完善绿色产品体系,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在融资端,绿色产业融资明显提升,绿色债券及绿色ABS规模稳步增长。

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截至11月14日,A股共有环保类上市公司126家,合计首发募资754.22亿元。其中,今年以来,有8家环保领域企业登陆A股市场,累计融资约89.80亿元。

    上市公司环境责任意识提高

    ESG信息披露形成规范体系

ESG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企业微观层面的反映,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配套支撑。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持续推动和鼓励下,上市公司环境责任意识得到提高,ESG信息披露形成规范体系。

此前,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已发布多项关于绿色信贷、环境信息披露、ESG信息披露的要求与指引性规范文件,以推动企业提高ESG管理水平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沪深交易所上市监管规则也加强对ESG相关事项的披露要求。

由此,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意愿和水平明显提升。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截至2022年4月30日在巨潮资讯网上披露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共有1366家(剔除2022年新上市的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9.42%。

与此同时,ESG所释放出来的价值与活力,也在以品牌形象、资本投资等形式反哺企业,推动着企业获得更好发展。

    研究绿色债券标准和规则

    助力绿色资金跨境流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被列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全社会参与的融合绿色金融、绿色消费、绿色生产闭环的绿色发展生态体系。绿色金融将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进程的核心引擎之一,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空间等五大支柱。

对标“双碳”目标要求,推进完善资本市场绿色金融相关标准可从四方面发力:其一,可研究和制定建立上市公司ESG报告制度规则,持续强化对上市公司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披露义务的监管。其二,可研究完善绿色债券标准和规则,适时设立绿色债券板块,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等主体在交易所发行绿色债券。结合国际债券市场发展趋势,发展社会责任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并将募集资金用于产生良好环境和社会双重效益的创新品种。其三,可支持基金管理机构以绿色相关指数为基础,研究开发公募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引导资本投入绿色低碳产业中。其四,可完善绿色资金的跨境流动机制,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推动中国绿色标准走向世界。

下一步,预计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绿色金融相关标准和规则,并不断加强资本市场绿色金融领域双向开放,平衡绿色金融业务和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助力“双碳”中的资源配置和引导作用。



上一篇:《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22)》:注重发挥好政策自动稳定器的积极效应

下一篇: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