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NEWS

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物价稳定具有坚实基础

时间:2023-05-23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acetouzi 点击: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搞好跨周期调节。专家认为,这总体凸显出货币金融工作稳节奏、稳预期、稳物价的政策要求。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我国一方面扎实做好疫情防控下的保就业、保主体、保民生工作,稳住社会生产力,确保经济循环基本畅通;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为物价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3.6%。有市场人士担忧,这是否表明我国经济活动偏冷,可能陷入通缩?

《报告》指出,通缩主要指价格持续负增长,货币供应量也有下降趋势,且通常伴随经济衰退。我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特别是核心CPI同比稳定在0.7%左右,M_2和社融增长相对较快,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不符合通缩的特征。

对于物价涨幅阶段性回落的原因,《报告》指出,主要与供需恢复时间差和基数效应有关。实体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本身有个过程,加之新冠疫情的“伤痕效应”尚未消退,居民超额储蓄向消费的转化受收入分配分化、收入预期不稳等制约。近期居民出现提前还贷现象,也一定程度影响当期消费。



上一篇:把握绿色金融发展机遇 推进ESG评价体系建设

下一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