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房企综合实力TOP500揭晓 :融资难问题仍困扰民营房企
时间:2025-03-25来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点击: 次3月19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与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5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测评研究报告》显示,房地产行业在政策支持与市场调整的双重作用下,呈现“止跌回稳”态势,国资房企竞争力显著提升,行业分化持续加剧。
测评榜单中,保利发展、中海、华润位列前三,招商蛇口、绿城、龙湖等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TOP10房企变动率仅10%,头部阵营稳定性增强。国资背景房企如华发、中交地产等排名攀升显著,华东及中部地区房企占比分别上升0.6个百分点,区域集中度进一步凸显。
2024年,TOP500房企总资产均值768.02亿元,同比下降9.42%,净资产均值185.36亿元,降幅1.49%。行业持续缩表以优化财务结构,但融资难问题仍困扰民营房企。从长期偿债能力看,TOP500房企2024年资产负债率均值为60.72%,较上年下降3.12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三连升至102.50%,八成房企速动比率低于1,短期偿债压力突出。
测评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TOP50房企融资总额为4091.02亿元,较2023年下降17.97%从融资结构来看,2024年TOP50房企境内债权融资总量为3678.76亿元,同比下降4.95%,融资量占比达到89.92%,较上年上升12.33个百分点。境外债权融资总量为157.23亿元,同比下降51.57%,境外债权融资占比为3.84%,较上年下降了2.67个百分点。2024年房企境外融资渠道仍处于冰封状态,仅有华润、越秀、保利置业等央国企完成了境外融资,境内债权融资仍为TOP50房企融资主要渠道。
盈利结果显示,2024年TOP500房地产开发企业营业收入均值95.08亿元,同比下降11.57%,净利润均值2.25亿元,同比骤降29.46%。总资产收益率降至0.41%,净资产收益率仅1.22%,行业利润持续承压。运营层面,存货周转率提升至0.14,但总资产周转率三连降,显示房企在保交付与降杠杆间寻求平衡。
在投资方面,2024年以来房企态度谨慎,拿地格局保持了前期“大型央企国企占主导、城投房企托底、民营房企持续萎靡”的状态,分化现象持续。2024年TOP30房企新增拿地金额6502亿元,同比下降39.09%,拿地金额较上年大幅下降,有超过两成房企暂停拿地。房企在高昂的土地成本和市场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下,普遍采取保守策略,拿地更为谨慎,暂停拿地成为常态,以“安全经营”为主已成为房企的共识。大型央国企的投资规模保持领先,但拿地金额相较上年缩水幅度较大。民营房企中,尚存拿地能力的仅有少数规模化房企。
测评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房地产政策宽松持续升级,从“防风险”到“去库存”“促需求”,房地产市场供需两侧支持性政策应出尽出,进一步推动市场止跌回稳,在政策利好下核心城市销售金额显现修复迹象。房企加快存货周转保持流动性,债务风险有所缓解,但资金链压力与库存高企仍为房地产行业趋势性恢复的主要障碍。
进入2025年,房地产市场出现“止跌回稳”的积极信号,核心城市改善项目供应放量,有望拉动市场热度回升。部分出险房企债务重组成功将有助于缓释行业风险,2025年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与市场信心逐步回暖的双重驱动下,房企化债工作有望进一步提速,但房企真正走出流动性危机,还需要市场回暖的支持。
报告指出,行业信心缺失的背景下,品质交付成为房企破局的关键,企业需要关注市场需求的转变,在日趋加剧的行业竞争中强化发展优势,为后续市场的复苏做好准备。此外,“好房子”建设成为时代发展新趋势,产品主义成为企业竞争焦点,房企应该积极进行产品优化和升级,以适应行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