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新闻 NEWS

一切资金杠杆化!湛江市出台《专项债券项目债贷联动机制工作方案》

时间:2025-11-25来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点击:
近日,湛江市出台《专项债券项目债贷联动机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通过创新融资模式激活资金效能,引导金融资源支持重大项目、投向实体经济,为重大项目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这是全省出台的首个专项债券项目债贷联动机制工作方案,是聚焦解决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集中,以及部分县级国企信用评级较弱、融资渠道单一等难题的创新之举。

用活一个“15%”资本金占比,强化项目“造血”功能
 
《工作方案》明确以县(市、区)为单位,每批申报发行的专项债券项目中,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规模占总体需求规模比重原则上不低于15%。
 
“通过这一举措,可以推动市属县属国企加快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注入优质资源、强化现金流管理、引入担保资源等方式,持续提升国企融资能力,夯实市场化融资基础。”市发展改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用活这个“15%”资本金占比,项目的“造血”功能将得到强化,“把有限的专项债券额度投放到更多项目上,做实资金拼盘,挖掘投资增量,政府投资的‘四两拨千斤’撬动作用进一步得到体现。”(点评:即倒逼下属单位出一部分资本金,倒逼其进行存量盘活)

聚焦两个“25%”关键指标,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
 
《工作方案》设定两个“25%”关键指标,构建起专项债券与金融资本协同发力的融资格局。
 
两个“25%”关键指标分别体现在哪些地方?市发展改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一个“25%”是指对于国有企业承接的专项债券项目鼓励企业采用政策性银行融资方式筹集项目资金,市属县属国有企业承接的专项债券项目,原则上政策性银行贷款比例应占总投资25%以上。依托政策性银行长期稳定、成本较低的资金优势,有效弥补重大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缺口。
 
另一个“25%”是指加大专项债券倾斜支持力度,对相关行业或县(市、区)实施的重大项目总体金融贷款规模达到项目总投资25%以上的,在专项债券额度分配时给予倾斜支持,推动项目单位主动对接金融资源,通过“专项债+金融贷”组合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将有效解决“钱从哪来”的困境。此前,湛江以广湛高铁湛江北站项目为突破口,通过统筹19.8亿元财政及专项债券资金,撬动25亿元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成功破解“项目等钱”的困境,积累了债贷联动经验。近期,湛江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际水产城(一期)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专项债券2.1亿元为基础,又成功获得银行融资授信9.55亿元。

突出“2+1”激励约束措施,保障政策落地见效
 
《工作方案》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通过“两激励一约束”举措,确保债贷联动政策落地落实。

据了解,“两项激励举措”包括加强对专项债券项目债贷联动等情况的结果运用,将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与全年专项债券额度分配挂钩,对发行使用进度较快的地区予以适当倾斜支持;持续优化国有企业考核机制,探索对国企收益、负债实行动态考核,分阶段、分行业调整负债率和收益率指标,引导市属县属国企转变观念,谋划实施一批能打粮食的专项债券项目,促使国有企业更好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
 
“一项约束举措”是指强化全流程监管,在现行的专项债券项目申报流程,以及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管理有关制度的基础上,在关键环节增加落实金融贷款政策的流程,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协同责任。对专项债券债贷联动情况较差、工作推进不力的,在以后年度采取扣减额度、限制发行等一揽子约束性措施。
 
除了“债贷联动”机制之外,湛江还积极探索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为支点的多元化融资路径。以湛江市东海岛供排水一体化工程为例,该项目作为湛江通过国家审核的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已成功获得1.5亿元基金投放,并撬动12亿元银行授信,成为“小资金激活大融资”的生动实践。
 
市发展改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湛江将加大力度推动《工作方案》落地见效,积极探索“债贷联动”工作,不断完善“债为基、贷为翼”的创新融资模式,稳步推动实现国企符合融资条件的专项债项目银行贷款全覆盖,持续有效放大政策效应,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撬动更多投资,为重大项目建设引入金融活水。(湛江日报 记者陈彦 通讯员李宇虹)本文来源于湛江文明网:http://gdzj.wenming.cn/dongtai/addShiji/202511/t20251103_9066463.shtml
 
(点评:以专项债撬动更多金融融资,体现的也是“一切资金杠杆化”的理念。以下为利用AI辅助撰写的《专项债券项目债贷联动机制工作方案》,供参考)
 

专项债券项目债贷联动机制工作方案

 

为创新重大项目融资模式,优化资金配置效率,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特制定本专项债券项目债贷联动机制工作方案。本方案旨在通过“专项债+金融贷”组合模式,构建多元化融资格局,强化项目可持续融资能力,发挥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撬动作用。

 

‌一、总体目标‌

 

建立规范高效的专项债券项目债贷联动机制,打通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的衔接渠道,解决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集中以及部分县级国企信用评级较弱、融资渠道单一等难题。通过制度性安排,激活资金效能,为区域重大项目建设注入持续动力。

 

‌二、核心机制与关键指标‌

 

(一)强化资本金保障:明确以县(市、区)为单位,在每批申报发行的专项债券项目中,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规模占总体需求规模的比重原则上不低于15%。推动市属、县属国有企业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注入优质资源、强化现金流管理、引入担保资源等方式提升市场化融资能力,夯实项目“造血”功能,放大政府投资杠杆效应。‌

 

(二)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设定两个“25%”关键指标,引导专项债券与金融资本协同发力。

 

银行融资引导:对于国有企业承接的专项债券项目,鼓励优先采用银行融资方式,原则上银行贷款比例应占项目总投资的25%以上,利用其长期稳定、成本较低的资金优势弥补重大项目资金缺口。‌

 

专项债券倾斜激励:对相关行业或县(市、区)实施的重大项目,若总体金融贷款规模达到项目总投资的25%以上,在后续专项债券额度分配时给予倾斜支持,激励项目单位主动对接金融市场,拓宽“专项债+金融贷”融资渠道。‌

 

‌三、实施路径与操作流程‌

 

(一)项目谋划阶段融入金融要素:在项目前期谋划与申报环节,系统嵌入金融贷款政策流程,推动金融机构提前介入项目评估。严格执行事前绩效评估,审核“政银企债基”多方资金筹集模式的可行性与风险控制措施,确保融资方案高效且风险可控。‌

 

(二)资金拼盘与组合融资:鼓励以专项债券资金为基础,积极撬动银行融资。通过统筹专项债券与财政资金有效吸引政策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形成优势互补的资金拼盘,显著提升项目资金保障水平。‌

 

‌四、激励约束与保障措施‌

 

(一)强化激励导向:实施“两激励一约束”机制。

 

额度激励:将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及配套融资落实情况与全年专项债券额度分配挂钩,对工作进展快、成效好的地区予以倾斜支持。‌

 

考核优化:持续优化国有企业考核机制,探索对收益、负债实行动态与差异化考核,引导国企谋划实施一批效益好、带动强的优质项目,更好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

 

(二)明确约束惩戒:加强全流程监管,在现有项目管理与债券申报流程中,明确落实金融贷款政策的部门协同责任。对债贷联动工作推进不力、配套融资效果差的地区或单位,在后续年度采取扣减额度、限制发行等约束性措施。‌

 

‌五、组织保障与协同推进‌

 

(一)加强部门协同: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管理等部门需明确职责,加强在项目筛选、方案审核、融资对接、风险监控等环节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二)支持重点领域发展:紧密结合国家与区域重大战略,例如在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方面,建立专项债券倾斜分配机制,将额度优先保障县域重大项目,破解项目分散、收益不足、县域国企融资能力弱等瓶颈,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六、附则‌

 

本工作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地、各相关单位应依据本方案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债贷联动机制有效落地,持续放大政策效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上一篇:重磅发布 !发改委印发《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资金采取定额补助方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