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说城 NEWS

从先行地到示范地,这座江南古城“逐绿前行”

时间:2024-08-19来源:未知 作者:acebm 点击:
湖州城市风光。图/受访者提供
 
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京杭运河航道上的练市水上服务区,泊位上停满了临时停靠休整的货运船舶,来自江苏淮安57岁的船主邵先生常年生活在货船上,往来于江阴和德清,经常在这里停靠。“一个月3个航次的话,至少有两次要在这里停靠,”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用水、用电都很方便,一度电0.35元,价格比家里都便宜。”

这得益于湖州推动各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直属分中心综合科科长曹占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练市水上服务区236米的岸线上布置了13组岸电装置,可供26艘船舶同时接电,有效减少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同时,在港口岸电推广应用补贴等相关政策的助推下,岸电使用成本大幅降低,船户非常愿意接入岸电,“既省钱,又没有噪音,还没有污染”。

练市水上服务区。图/受访者提供

岸电是湖州水运的“金品牌”,是清洁电能利用的典范,2022年亮相了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据了解,练市水上服务区是湖州聚焦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革新推进“能源替代、低碳建筑、碳汇循环、智慧碳控”四方面提升举措,试点打造的全省首个近零碳水上服务区,实现了岸电“零排放”、建筑“零耗能”、污水“零入河”、绿化“零盲点”、低碳“零距离”,其主体建筑综合节能率达9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97.2%。

这是湖州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探索创新,打造全方位的绿色低碳创新应用场景的典型案例,也是湖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缩影和写照。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早已深深镌刻进湖州这座城市的基因,成为湖州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内核。8月15日,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当天,以“促进能源转型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为主题的2024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召开。这是继2023年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落地湖州之后,这座江南古城又一次举办聚焦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的盛会。

开幕式上,湖州市委书记陈浩表示,在推进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湖州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生态之于湖州有着特殊的内涵、特殊的价值、特殊的意义。如今的湖州,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他提到,这些年,湖州加快产业绿色转型,积极推进碳达峰试点,新兴产业集聚度达72.4%,“十四五”以来单位GDP能耗下降3.6%。

从绿色发展“先行地”到生态文明“示范地”,湖州扎实推进各领域的绿色低碳变革,在多领域创新打造绿色低碳应用场景,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湖州实践,全方位擦亮“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这一闪亮的城市名片。

湖州风景。图/受访者提供
 
“两山+双碳”探索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这是元代诗人戴表元对湖州宜居环境的赞誉,也是今日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真实写照。

位于湖州市安吉县的余村地处天目山北麓,因天目山余脉——余岭而得名,有“中国第一竹乡”之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余村通过靠山吃山,创办水泥厂、石灰窑,成为安吉县有名的工业村、富裕村。但村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常年灰尘漫天。“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让当地老百姓饱尝环境污染之苦。

2003年,安吉提出生态立县,借着“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东风,余村陆续关停矿山和水泥厂。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余村调研,对余村痛下决心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探寻绿色发展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余村村口矗立着刻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图/孙晓波

近二十年来,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余村“向绿而行”,历经多年的生态环境修复,以及文旅农产业融合发展,已蜕变成美丽宜居的“未来乡村”。

如今,漫步在余村,目之所及皆是秀丽风景,清新的空气让人倍感舒适。在青山绿水的滋润下,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风生水起,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选为首批“最佳旅游乡村”,每年接待近百万游客,一派欣欣向荣。

不惟如此,近年来余村聚力破解乡村绿色低碳发展难点,率先探索“两山+双碳”举措实质性落地,统筹全域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在全球率先提出“全场景、全要素、全生命周期”零碳乡村的发展构想,创新“零碳余村”发展模式,吸引全民参与减排、固碳、增汇活动,打造了“绿色、低碳、共富”的乐游型低碳乡村,逐步实现“绿水青山”向“碳汇富地”升级转型。2021年11月,余村成为浙江全省首批低(零)碳试点村。

坐落在余村村口的“余村印象”,是全国首个全生命期碳中和建筑。该建筑由两栋老旧厂房改造而来,于2022年6月正式完工,目前由图书馆和展示中心两部分组成,集书籍阅览、乡村文创、教育研学、产业展陈等多个功能区于一体,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网红打卡地”。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城乡规划院院长周海珠,长期从事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等方面的科技研发与工程咨询工作,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他正在余村调研。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该项目前身为拉丝厂和水泥厂的厂房和办公楼,在保留部分建筑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提升,在规划、设计、建设、运维阶段均围绕“碳中和”理念进行,将建筑从纯粹的碳排放源变成了零碳排放。

“余村印象”图书馆。图/孙晓波

目前,“余村印象”已获得全国首个铂金级碳中和建筑认证和国际LEED绿色建筑铂金级认证。周海珠说,“余村印象”实现了全要素、全过程的碳中和,这在国内是首创,在国际上也处于领跑位置。据他介绍,该建筑屋顶全部安装了光伏瓦,发电量超过自身用电量,可在不依靠外部抵消措施的情形下实现全生命期碳中和,“多余的电力会进入储能装置储存起来,供夜间和阴雨天使用”。

此外,建筑展厅内安装的碳排放监测系统,可以监测采集温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信息,精准计算建筑的碳排放情况。据介绍,经过测算,“余村印象”相较于同类普通建筑,能耗降低幅度可达到40%。周海珠提到,“余村印象”年运行减碳量为28.58吨/年,将逐年抵消建筑材料生产及运输、施工建造以及拆除处置等过程的隐含碳排放量。

在业内人士看来,“余村印象”通过对乡村工业遗存建筑的更新激活,使其带着工业时代的记忆重新融入生态时代乡村的产业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对各种低碳材料及技术先行先试,以此达到乡村建筑的碳中和,通过实践发掘在乡村切实可行的建筑的碳中和技术。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城乡规划院零碳乡村负责人甄澄,长期在余村驻点,全程参与了“余村印象”的建设,他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他们也在推动余村既有建筑的低(零)碳改造,目前已经对十几户进行了改造试点,下一步将重点改造余村的民宿以及现有的老旧公共建筑,未来计划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据了解,余村现已制定了《中国·余村零碳乡村建设规划2022—2035》,对准“建筑、交通、市政、能源、农业”五大净零转型领域,推出“零碳数智、零碳建筑、零碳交通、零碳市政、零碳能源、零碳公园、零碳景区”等多项近期行动计划,全力争取2027年前实现余村村域范围碳中和,建成国内首个全要素零碳乡村。

减碳可以很智慧

事实上,“余村印象”项目只是湖州全域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例。

近年来,湖州市在工业碳效改革基础上,建立起覆盖企业、公共机构(公共建筑)、个人等碳排放主体的碳效评价体系,并在金融、节能改造、碳权益交易等多方面开展了碳效应用实践,实现了碳效评价体系“从0到1”再到“从1到10”的跨越,有力推动了全域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是湖州的城市标志之一。如何在绿色、低碳等理念中实现产业的新突破,这座城市创新打造了新的模式——为精准服务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率先实现碳达峰,引领企业精准降碳,湖州以数字化为引领,在全国首创“工业碳效码”。

据国网湖州供电公司泰伦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汇集了经信、统计、税务、电力等部门的39类数据,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建立全国首个工业碳平台,分行业、分地区测算汇总碳排放量数据,并建立碳效智能对标体系,围绕企业碳排放水平、碳利用效率、碳中和情况,开展三大指标智能对标,动态立体地对企业进行“碳画像”,形成了融合三个标识于一体的“工业碳效码”。

湖州市经信局绿色制造处相关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通过积极探索工业领域“能耗双控向碳排放转变”改革路径,对企业的测评从“前端能源消费测算”转向“后端碳排放测算”。以碳效评价高碳、5级企业为重点,为所有工业企业提供节能诊断服务,定向把脉,鼓励企业低碳化改造,今年以来已累计服务企业640余家。

这位负责人提到,“工业碳效码”实现企业碳效情况一码可知、碳效评价结果一键应用、相关业务一键办理,改变过去以行政命令为主导的节能减排模式,激活企业主动实施、社会联动进行绿色低碳改造,实现国家战略与企业主体的同频共振,形成多方共赢的全新治理模式。

“在‘浙里办—企业码’模块,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企业的‘工业碳效码’,掌握碳排放信息和相应碳效等级。”湖州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过去不知道如何节能减排,如今有了这个清单,结合供电公司的意见,企业对生产线以及配电设备的改造就更精确了。

据介绍,湖州还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通过“专家辅导+政策支持”分行业推动节能降碳技改,目前累计入选省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绿色化示范项目73个,带动技改投资45.07亿元,年减碳排放32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继“工业碳效码”创新应用之后,2023年3月,湖州成为全国首个发布公共建筑“碳效码”的城市。

湖州市公共建筑碳效码数字化管理平台。图/受访者提供

湖州市城市集团下属企业湖州市数字集团(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建设了公共建筑“碳效码”智控平台。湖州智慧城市研究院主要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建筑是城市的最基础单元和细胞,建筑领域碳排放在城市中的占比达到55%~75%。据他介绍,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50.8亿tCO₂,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0.9%,其中运行阶段碳排放总量为23.01亿tCO₂,占全国能源相关碳排放的比重为22%,且以5%左右的年均增速在持续增长。

因此,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低能耗的绿色建筑备受期待。湖州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出的公共建筑“碳效码”,在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走在了全国前列。区别于传统静态的绿色建筑评价模式,公共建筑“碳效码”以实际运行能耗和碳排放为评价基准,动态追踪评价建筑碳效水平,引导建筑主体进行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公共建筑碳排放双控实力。

据研究组透露,当前,湖州全市已接入832组公共建筑全能耗样本,覆盖各区县2400余幢楼宇。据推算,湖州市全面推行建筑“碳效码”后,全市年均可节省电量约3亿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量约14.8万吨。

据了解,湖州市数字集团已对多个既有公共建筑进行数智低碳节能改造,推动建筑设备运行精细化管理、智能化运维。以长三角人才综合体为例,通过对照明和空调的节能改造,实际节能效果为照明节能率约55%,空调系统节能率约10%,可以节约210560度电,相当于减少碳排放量约209.9吨。

湖州实践启示

更为重要的是,湖州还将“碳效码”纳入《湖州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湖州市绿色金融促进条例》等,以地方立法形式,建立碳效评价以及碳排放信息披露的机制。

自2017年成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湖州还先后建立“绿贷通”“绿融通”等平台,推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绿色债权等117款产品,帮助1.5万家企业获得授信1600多亿元,在引导单位GDP能耗、企业污染排放量下降的同时,也助力绿色产业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湖州深化绿色金融探索,鼓励商业银行创新推出“碳效贷”等绿色金融产品,为低碳高效企业扩大产能、高碳低效企业节能降碳技改给予利率优惠,鼓励企业自主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发放贷款共计9377笔,468亿元。

据了解,针对高碳排企业,湖州建立专家咨询诊断和顾问跟踪制,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服务,为高碳低效企业开展节能降碳诊断,鼓励企业运用先进节能降碳技术、工艺、装备实施节能降碳增效升级改造,帮助对接政府部门给予企业技改贷款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和支持,引导能源消费侧电能替代,推动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同时,鼓励企业通过认购“绿电”、碳汇等方式,抵消其部分能耗和碳排放,并纳入碳效评价指标,保障企业发展机遇公平,避免降碳齐步走、“一刀切”。

此外,还修改完善全市星级工厂评价标准,将企业的碳效评价等级,作为基础条件纳入绿色工厂星级管理体系,并将碳效评价结果作为省级低碳工厂、国家绿色工厂推荐条件。目前,碳效评价结果已应用于全市3466家星级绿色工厂,累计推动600余家绿色工厂“提质升星”。

作为工业领域治碳评碳的关键抓手,如今“工业碳效码”已在全省推广,实现全省11个地市、90个区县贯通应用,4万多家规上工业企业评价赋码,浙江省工业碳效评价与改革创新中心更是落地湖州。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低碳化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全国生态日当天,湖州发布了《湖州市绿色低碳生活指数报告(2024)》,这是湖州第四年发布有关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指数报告。

湖州在2021年首创绿色低碳生活指数,通过主客观结合的方式来评价当地百姓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实现程度。

“绿色发展、生态道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湖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沈春晓介绍说,透过每年的《报告》,既可以看到湖州百姓践行绿色生活的鲜活场景,也能为政府如何更有力推动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提供科学参考。

2022年6月,通过数字化手段常态化呈现百姓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程度的“绿色文明生活码”在湖州市移动新媒体平台“南太湖号”上线。截至2024年7月8日,“绿色文明生活码”的总用户数增长至42.27万,使用次数为694.67万。沈春晓说,居民凭借个人碳积分账户不仅可在合作商家进行消费,还能享受银行低息金融产品或利息高的理财产品。

在业内专家看来,湖州市通过高位统筹、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强规范制度建设等,构筑起覆盖企业、公共机构、个人等碳排放主体的碳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生产、生活碳汇价值的“反哺”体系,不仅促进各类主体节能改造,还对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具有较好的典型性。

相关专家认为,以碳效改革为抓手,湖州探索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打造了覆盖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生活、城市、碳汇、教育等八大领域绿色低碳创新应用场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模式。湖州绿色低碳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漫步在湖州街头,“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标语随处可见,这既是湖州的愿景,更是承诺,而今已然渐行渐近。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上一篇:义乌,将奥运变为一场盛大的“直播带货”

下一篇:逆袭!这个省会,正在强势“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