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专题研究 NEWS

破茧边疆:阿克苏招商突围的「反内卷」创新之路

时间:2025-07-15来源:未知 作者:acebm 点击:

编者按:
当内地城市还在土地财政与政策补贴的窠臼里胶着时,新疆阿克苏用一场「边疆突围战」撕开了招商内卷的铁幕。这支由地委行署组建“招商铁军”,四大家班子全程护航,七县两市主官冲锋的「边疆战队」,带着柯小驼玩偶们与数字化招商地图,在郑州、西安、兰州、北京、南京、漳州等8个城市上演了一出「西域逆袭记」。

作为长期跟踪区域经济的智库研究者,我观察到阿克苏正以「破茧成蝶」的勇气,重构边疆地区的发展逻辑——不是被动等待政策红利,而是主动操盘城市行销;不是复制内地模式,而是创造「边疆解法」。这种从「地理末梢」到「开放前沿」的质变,或许正是破解中国城市发展困局的密钥。

★地委行署组建“招商铁军”★

用「政治势能」激活招商动能在阿克苏的招商版图里,地委书记吴红展的行程表就是最好的「路线图」。从2025年2月17日阿克苏郑州推介会到北京产业对接会,到阿克苏受邀参加全球豫商大会,这位「首席推销员」带着柯坪的驼奶、沙雅的棉花、温宿的核桃、阿克苏的苹果,在全国舞台上演「边疆带货」。

更具突破性的是,阿克苏将招商从商务局的「部门职责」升格为「四套班子」的共同使命:地委行署四大家班子全程护航对接阿克苏国内城市巡回推介会,阿拉尔高新区、库车经开区等园区负责人常驻长三角、珠三角蹲点,建立“驻地招商-项目对接-落地服务”闭环机制,连县市吉祥物「柯小驼」们都成了招商团的「流量担当」。

这种「政治势能」转化为经济动能的逻辑,打破了传统招商的层级壁垒。温宿县曾创造「冬季招商」奇迹:35名县级领导包联80个项目,用「周调度、月考核」机制让180亿元资金在半年内落地。

柯坪县委书记孔伟雄在招商活动中亲自推荐驼奶、黄杏等特色产品。当内地还在争论「政府该不该下场招商」时,阿克苏用实践证明:

在资源配置能力有限的边疆地区,党政一把手的「首单效应」能撬动产业链的「化学反应」——就像阿拉尔高新区引入的光伏产业园,正是地委书记多次亲赴江苏谈判的「标杆工程」,带动整个南疆新能源产业集群成型。



★节会造极★

把「边疆劣势」炒成「国际卖点」
 

谁能想到,一场在阿克苏举办的旅游发展大会,能够邀请到东盟秘书长发表视频致辞,会让马尔代夫驻华大使飞抵西北边城阿克苏。

2025年5月,那场聚集14国政要的盛会,不是简单的旅游推介,而是阿克苏精心设计的「国际身份重构」——当驼队与葡萄酒庄出现在国际使节的镜头里,「边疆封闭论」不攻自破。

和旅发大会同期举行的环塔国际拉力赛等一系列的文化体育旅游活动,聚集了人气,扩大了影响力,更精妙的是「以会养会」的运营逻辑:2024年10月第十届果品交易会签约203亿元,参展商缴纳的展位费反哺到下一届的国际推广,形成「节会—招商—品牌」的闭环。

这种「造极思维」彻底颠覆了区位决定论。就像义乌用小商品博览会改写地理劣势,阿克苏正在用「国际果品之都」的IP重构认知地图。

数据显示,通过连续五年举办国际展会,阿克苏农产品的溢价率提升40%,红枣、核桃进入欧盟高端商超,而这背后是「节会营销—标准输出—市场准入」的组合拳:他们联合中国农大制定有机果品标准,借国际展会发布《塔里木河流域农产品白皮书》,让边疆特产戴上「国际认证」的光环。


★数字破局★

用「云端大脑」重构招商范式
 

在阿克苏商务局的大屏上,一套AI系统正实时扫描全国产业链数据:

当浙江某纺织企业出现扩产信号,系统会自动匹配本地棉花资源,生成「招商机会热力图」。

这种被称为「产业大脑」的数字化工具,让边疆招商摆脱了「人海战术」——过去需要派三路人马蹲守东部的项目,现在通过算法就能锁定500强企业的战略布局。

疫情期间,他们更创造「云端签约」模式:北京清碳科技的金刚石项目,从初次对接至落地仅用45天,全程靠VR看厂、电子签章完成。

数字化的深层价值,在于破解了边疆的「信息孤岛」困境。比如柯坪县通过区块链溯源系统,让每头骆驼的生长数据上链,东部客商扫码就能看到驼奶从挤奶到加工的全流程,这种「透明化招商」让原本担心供应链风险的企业纷纷下单。

目前,阿克苏已建成覆盖十大产业的「数字招商库」,用3D建模还原园区厂房,用大数据预测产业趋势,使招商从「经验驱动」转向「算法驱动」。


★IP破圈★

让「文化符号」成为招商利器
 

当柯坪县的「柯小驼」玩偶出现在南京推介会现场时,很多人以为这只是文创噱头,却没料到这个萌宠背后藏着产业链密码:

玩偶肚子里装着驼奶粉小样,二维码链接到柯坪骆驼产业的全景介绍,甚至能直接下单认购「一户牧民的全年驼奶」,柯坪县「柯小驼」IP已形成「文化符号-产业转化闭环」。

这种「文化搭台、产业唱戏」的打法,让边疆招商跳出了「拼政策、拼地价」的窠臼——沙雅县用「世界胡杨森林」为核心IP,打造139胡杨秘境自驾公路包装文旅项目,温宿县把「天山托木尔」申遗成功,引入低空飞行、冰雪旅游等新业态,2025年上半年景区接待游客54万人次,招商签约金额同比增长115%,转化为景区招商筹码,形成「符号—流量—资本」的转化链条。

更值得关注的是IP背后的「情感营销」逻辑。阿克苏在每次推介会都设置「边疆故事」环节:让援疆干部讲述戈壁变果园的奇迹,让牧民展示驼奶手工制作技艺,这种「场景化叙事」比任何PPT都更具穿透力。

数据显示,加入文化IP元素的招商项目,签约转化率提升37%,而「柯小驼」们系列文创每年带动超2000万元销售额,形成「品牌增值—产业溢价」的良性循环。


★反内卷启示★

边疆模式的三重破题

阿克苏的实践,本质上是对中国城市发展三大困局的回应:

一是破区位困局:用「国际节会+数字基建」打破地理隔离,证明边疆可以通过「虚拟区位」弥补物理短板;

二是破产业困局:不盲目复制内地产业,而是深耕棉花、林果、文旅等「边疆特色赛道」,在差异化中创造不可替代性;

三是破机制困局:以「党政一把手工程」打破部门壁垒,用「红黑榜考核」激活干部动能,解决了「谁来干、怎么干」的核心问题。

这种经验对新疆乃至全国都极具参考价值。建议自治区可从三方面深化探索:

建立全疆招商数据共享平台,避免内部竞争;

打造「边疆IP联盟」,将阿克苏、喀什、伊犁等城市的特色符号串联成「西域品牌矩阵」;

设立「反内卷创新基金」,对差异化招商模式给予风险补偿。

当内地还在为GDP增速焦虑时,边疆地区完全可以凭借「不可复制的特色+主动创新的姿态」,走出一条「换道超车」的新路。

结语:

站在塔里木河畔远眺,阿克苏的招商革命恰似一场「边疆觉醒」——它证明发展的钥匙从来不在地理坐标,而在思维维度。

当更多西部城市学会用「行销思维」运营城市、用「产业IP」链接世界,中国经济的版图必将迎来更均衡的生长。这或许正是阿克苏模式最深刻的启示:内卷的尽头不是躺平,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破茧时刻」。
 

(作者:上官同君,王牌智库首席专家、董事长,主导研发《县域城市高质量发展系统解决方案》和《省辖市高质量发展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全国100余市县招商实践。本文首发于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中原策专栏)

注:部分数据来源于阿克苏地区商务局工作报告及新疆文旅厅公开信息。



上一篇:0→1,深圳这些经验走向全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