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智库||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带动河南乡村振兴
时间:2017-11-07来源:王牌智库 作者:胡诗来 点击:
次
近期发布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再次强调精准扶贫在促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大意义。作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农村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扶贫”的有效抓手和引擎,能激励各类市场主体利用农村电商参与扶贫,建立长效脱贫帮扶机制,开辟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径,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河南乡村振兴,助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农村电子商务在河南
近年来,河南省已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物流交通网络,基本实现县县有分拨,乡乡有快递,村村有网点,中通、申通、韵达的乡镇网点覆盖率均已接近60%,这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017年7月,随着第四批13个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确定,河南电商进农村示范县数量扩容至61家,占河南县域经济体总量的近6成。其中,国家级示范县34家,省级示范县27家。
此外,电商企业纷纷布局河南农村地区。阿里巴巴集团将河南省定位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战略中西部核心区域。从农村淘宝的规模和数量来看,河南位于全国前五的位置,而在试点增加速度上,河南省位列全国第一。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河南
众所周知,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及农村问题正是影响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研究探索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对于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解决“农产品进城”的问题,为河南农产品销往全国乃至全球建立高效渠道,正是河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应该为之不懈努力的方向。
问题篇
小知识:河南省有特色农产品3000多种,花卉苗木、中药材、食用菌、茶叶、芝麻、花生等产量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有23个经过权威认定的“中国名牌”农产品,有59家国家农业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是国内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特色农产品分布广泛,产品优质,价格实惠,深受全国人民喜爱。此外还有很多特色林果、特色工农业,比如新郑的红枣、鄢陵的花木、许昌的假发、禹州的钧瓷、焦作的山药、南阳的玉石等,这些特产在省内外遐迩闻名。
1.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偏低
根据《2016河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截至2016年末,河南省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145.5万户,居全国第6位,其中农村网民约为3000万人,占全省网民的四成多。网民规模达到7960万,新增605万,互联网普及率为82.8%。全省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750万人,占比高达97.4%。
虽然河南省乃至我国城乡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提升,但城乡差距仍然较大。截至2016年末,我国非网民规模为6.42亿,其中城镇非网民占比39.9%,农村非网民占比60.1%。由于买不起电脑、当地尚未接入互联网等因素而无法上网的非网民占12.8%。
此外,相较于城镇而言,农村地区对移动端更为依赖,智能手机的高速普及让很多尚未触网的村民跳过电脑,直接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但手机网速慢、易坏易故障、续航能力不足、电信诈骗等不良现象也拖累了农村互联网的进一步增量提质。
2.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
虽然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极大发展,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还是不够,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依然较为落后,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的要求。
过高的物流配送成本,使得由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低成本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农产品生产对自然条件等先天资源的依赖性十分强,种植与培育的周期较长,滞后的农村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使得储存条件与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严重拖累农村电子商务的持续增长,导致城乡信息不对称、商品流通不顺畅。河南省18个地市均有农业信息平台,但多数县没有建立农业信息平台,信息平台从县到乡再到村有断层现象。现阶段,河南省物流网点一般到县城,只有部分城市物流企业进驻乡镇,购买的东西进不来,丰富的农产品运不出去。由于农村道路建设质量低,部分村庄甚至没有公路,大大增加了运送成本,导致物流配送商品效率较低。
3.物流配送体系欠完善
完善的农产品区域物流体系应该是一个采集——集中——配送的过程,作为农村区域物流中心,不仅要求自身物流系统及工商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具有较高的物流组织管理水平、运作效率和较低的综合成本,还要对周边地区物流运作具有重要带动和支撑作用。尽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但目前总体上,涉农基础设施与物流配送发展仍不健全。
作为农业大省,传统上河南省的农业生产基本是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收入有限,对物流的需求不足且分散,没有有效的农产品销售网络,经常存在有货卖不出去或者贱卖的情况。而目前无论是农村生产组织、流通组织还是物流企业部门都存在着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条件差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物流的供给水平,阻碍了农村物流的发展。
物流的每一项功能的具体实施,都与物流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水平有关。农村交通状况基础差、运费高、运时长;信息平台不畅,容易造成市场供给的迟滞;没有先进的物流设备,鲜活农产品就难以实现其价值;没有科学的工艺和技术,农产品就难以实现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没有一个较好的物流信息平台,农村物流资源就难以实现良好的整合和完善。
4.规模效应欠缺,参与热情不足
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再加上农民的文化水平低下,目前,农民对农村电子商务的运用意识并不强烈。近年来,虽然各地区都相应建立了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并开通了宽带,配上了电脑,但是不少农民由于不懂得如何使用网络,在对农村电子商务的认识上存在局限性和习惯性偏差,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内容认识不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对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主观能动性。由于不懂品牌经营和规模化生产,不少农村电商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与城市电商和跨境电商相比,农村电商规模明显偏小,不利于农村电商的规模化、规范化和集约化。当前,农业生产大部分仍然处于小规模生产经营阶段,产品品质差异大,商业化水平低,与大规模电子商务要求相去甚远。落后、贫困农村地区商品交易水平低下,由于受文化程度的制约,农民仍保持传统的"眼看"、"手摸"、"耳听"、"口尝"的交易习惯,对电子商务难于迅速接受。相当多的农民没有条件和能力及时、直接地从网上获取信息,也没有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辨别,也不会上网发布信息,“触电”“触网”的积极性低迷。
5.思想意识保守,电商人材匮乏
虽然网络购物在农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农村青少年使用电脑和手机上网买卖物品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但对农村电商的认知还存在偏差,在很大一部分中老年人看来,年轻人去大城市打工,或者在县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才是正道。他们总是下意识地觉得,长年累月在老家对着电脑卖农产品是不务正业。这种思想认识上的误解,无形中损害了年轻人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的积极性。
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在观念上觉得农业电子商务仅为虚拟化概念,与自身的农产品销售毫无关系,甚至觉得介入农业电子商务将给自身带来风险。同时,农业企业把巨大的精力放在实体交易之中,对农业电子商务所产生的认识大多只停留于服务实体交易层面上,觉得电子商务无法为本公司带来巨大效益。
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与理解能力相当有限,因而并不具备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际上,在农村地区,具备了一定创新精神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年轻人一般都会外出务工,不愿留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高等院校毕业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材又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去工作,导致农业领域电子商务人材奇缺,不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
建议篇
当前,除了阿里、京东、苏宁等行业巨头外,亿农网、菜到家、卖菜网、村乐淘等第三方中小电商平台也纷纷介入农村电商市场。阿里巴巴集团早在2014年就提出涉及农村电商的“千县万村”计划,京东也于2014年上线各省特色馆与“京东帮扶店”进农村计划等等。这些企业的推动,极大降低了农村群众从事电子商务的技术、资金门槛,为繁荣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了关键的动力因素。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农村特色产品和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逐年俱增,有机食品、绿色农产品、地方土特产的销量连创新高。市场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市场需求。
无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引领了各县市各乡镇农村的发展高潮,但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对河南省来说,周边地区比如河北、山东、湖北等都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来自竞争对手的资源可能会导致河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限制,影响河南省农村电子商务资源的推广。
对此,王牌智库针对河南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议主要如下:
制定农村电子商务产业规划及阶段性实施方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政策上引导农村电商企业开展大胆创新,探索差异化农村电商发展之路。对于发展中的优势业态,要保护和发扬,对于发展处于劣势的业态,要研究具体提升办法。
融入全国性农村电商平台系统,形成电商供应链各环节的互动联合与分工协作机制。加大与国内电商巨头的合作力度,对接农村资源,加强观念、团队和资源等软要素建设。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农村电商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农村电商融资渠道。
强化业务主管部门职能,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理顺工作机制,加强协同配合,通盘谋划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在落后地区建立乡镇或行政村一级的物流中转站,部分地区可针对性增加服务网点,吸引更多物流企业入驻。
加快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主体,鼓励更多农村经营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开拓市场,形成良好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圈。鼓励建立农产品网上分销平台等第三方平台,扩大农产品网络销售途径。充分发挥农村青年创业创新引领示范作用,鼓励返乡大学生、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利用电子商务创业。
大力推动优质农产品种植和生产基地建设,构建公共品牌并加以推广,将公共品牌授权给符合标准的企业或农户。提高农产品品质,突显县域特色,吸引更多城市居民前来消费是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根本。加快构建以农村为中心,延伸到农业、服务业及各种新兴业态的新型县域经济生态圈。
融入互联网、大数据战略,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把农村电子商务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对所需的仓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要有前瞻性规划设计。对不同农村的电子商务产业定位、发展目标要差异化研究,避免盲目跟风发展。引导农村电商企业增强农产品地域品牌的打造和维护,增强本地农产品网络整体竞争力。
进一步规范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秩序,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的质量管控。特别要加强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按照食品质量标准规定,从农产品种植、生长、采摘、生产、包装、物流等各个环节进行记录,保障产品质量和网民消费权益。
鼓励县内商贸集聚区、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商进农村示范乡镇、示范村评选等活动,发挥乡镇电商分会的组织号召能力,助推农村电商培训,给想要创业的农户、大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安排电子商务发展财政专项资金,加大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
【作者:胡诗来 部门:王牌县域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