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专题研究 NEWS

买全球卖全球,加快构建“枢纽经济”和“开放高地”丨2023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时间:2023-01-15来源:未知 作者:acebm 点击:
编者按:
1月14日,2023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报告》显示,过去五年,河南GDP突破6万亿元;2023年预期GDP增长6%。新的一年河南怎么干?如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王牌智库首席专家、董事长上官同君解读认为,河南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要在新时期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实施“贸易强省”战略,在国家“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挑大梁,走前头,而且需要加快构建枢纽经济新空间和枢纽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格局,推动河南“买全球,卖全球”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2023年,河南要“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高地”,大力发展口岸经济,积极推进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开工建设郑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争取中国邮政航空第二基地落地,深化拓展双枢纽合作模式;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发挥港资、台资、日韩和世界500强四个专班作用,突出产业链集群招商、龙头企业招商、股权投资招商等方式,精准对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国内统一大市场。
省政府工作报告表明, 河南“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高地”,旨在实施“贸易强省”战略;加快推进“开放高地”建设,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在贯彻落实和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进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背景下,河南锚定“两个确保”和加快推进“十大战略”走向广度和深度的战略高度和重要决策。这也表明,推动现代化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又面临新一轮机遇风口。
河南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要在新时期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实施“贸易强省”战略,在国家“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挑大梁,走前头,而且需要加快构建枢纽经济新空间和枢纽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格局,推动河南“买全球,卖全球”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把这个开放高地建设放在河南经济基本盘来看,其着力点无疑是构建河南“枢纽经济”市场新空间和现代化产业新格局。
图源:河南省机场集团
 
开放高地基础优势
 
从第三方智库视角观察来看,与上海及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较,河南外向型枢纽经济格局和枢纽产业格局既有多维优势,也有诸多弱项与短板。河南实施“贸易强省”战略,就是对标沿海发达地区外向型经济拉动产业链、资源链、供应链、科技链多链耦合的重要举措。
从实践层面来看,2021年,河南省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8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2.9%,高于全国增速水平1.5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第一、中西部第二、全国第十。
一是开放基础优势,加工贸易塑造开放新优势;二是“四路”协同打造开放新通道,即空中、陆上、海上、网上四条“丝绸之路”;三是“五区”联动构建开放新平台;四是制度创新营造开放新环境。
由此可见,河南具备“贸易强省”和构建“开放高地”的基础、平台、产业、市场、制度、服务等基本格局。但从新时期全面建设现代化河南“贸易强省”和加快推进高质量建设“开放高地”的战略高度来看,河南“贸易强省”战略格局、开放高地建设格局、开放经济体量和产业结构及产业链容量等方面,尚有诸多弱项与短板。
全省需要加快国际化现代化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提高国际化现代枢纽通达能力,积极推进枢纽基础优势向国际枢纽经济优势转化。需要充分发挥“枢纽经济”的开放、包容、韧性、辐射、关联、带动作用,有利于提升河南经济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有利于实现区域交通、物流、客流、信息流等“枢纽经济”存量向增量的能级转换和跨越发展。
 
问题导向,补短强弱
 
全省“枢纽经济”发展战略高度不够,“开放高地”建设力度和首位度不强,“贸易强省”支撑力较弱。尤其是省会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枢纽经济”首位度不高,基础和平台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产业市场优势,因而对全省副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枢纽经济”产业辐射带动和融合赋能作用未能发挥优势。
基础和平台优势,不等于枢纽战略的市场优势;航空、铁路、公路、网络的交通能源基础优势,尚未全面和深度转化成交通“枢纽经济”市场空间优势;传统网络物流渠道优势,暂未形成网络物流“枢纽产业”的集群优势;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对冲优势,还没有体现出现代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开放性、融合性和国际性优势。
“枢纽产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足。主要表现在“枢纽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战略思路不清晰、市场格局、产业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在经济开放性、资源集聚性、产业辐射性、枢纽驱动性、产业融合性、数字赋能性等领域,存在生产要素流动不畅通、不活跃,生产力赋能不对称、不充分、不协调等问题。
“枢纽经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广度和深度不够,其中既有优势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产业链拓展延伸力度不足,产业单一薄弱层次较低等历史原因,也有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体系导入传统产业不平衡、不完善等现实原因。
全省开放性外向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不清晰,主导产业集群优势不突出。
“枢纽经济”辐射力融合力不够。省会郑州“枢纽经济”地位不突出,省辖市副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开放高地建设与郑州的国家中心城市开放高地建设没有形成有效融合互通,尤其是外向型产业和通关体制机制建设一体化程度不够。
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优势尚未形成相关联的枢纽经济产业带动优势。深层原因是“枢纽经济”的思想意识和市场认知度不足,重要枢纽节点和各类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对外开放格局不强,枢纽优势存量、流量和增量提升度不够。
图源:顶端新闻
 
开放高地建设智库思考
 
实施“贸易强省”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开放高地”建设
“买全球,卖全球”是河南“贸易强省”战略导向,也是构建河南“开放高地”建设的显著标志。新时期实现高水平和高质量河南“开放高地”建设,需要以外向型“枢纽经济”和现代化枢纽产业体系建设为主抓手。
一是加强河南“开放高地”现代化建设顶层设计战略和优化系统解决方案。抓住新一轮对外开放机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加快构建内陆开放高地新格局,紧扣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新目标,以开放的视野谋创新,以创新的思路抓开放,着力打造高品质营商环境,着力提升开放通道、平台基础优势,着力促进创新要素开放合作,着力加快外贸优化升级,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结构质量持续提升,加快形成功能齐备、要素集聚、产业繁荣、互联互通、环境优化。
二是朝着河南建设贸易强省的目标,对河南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出了新要求。河南必须紧扣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使命任务,加快实施“十大战略”,通过优势再造战略、制度型开放等战略,加快形成枢纽经济、口岸经济,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外贸经济,助力河南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高地。
三是加快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打造高水平内陆开放高地,打造一流开放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开展县级营商环境示范创建,全面提升市场化国际化水平。鼓励外向型产业园及产业集群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外贸产业园和产业集群打通河南自贸区与欧盟、北美、中盟、中日韩、中非等国际自贸区的市场通道,扩大对外开放市场格局。
 
加快外向型“枢纽经济”建设
河南地处中原,具有联系东中西、顺畅南北方的国内外区位战略优势。目前,河南已经构筑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格局。郑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洛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南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安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商丘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6家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数量上稳居全国第一。全国“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有五个经过河南。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基本建成,郑州1.5小时航空圈、4小时高铁圈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河南面临交通“流量”大于“留量”、制造业高端供给不足、内需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等问题。在此情况下,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一体衔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贸易强省”,发挥大枢纽大通道大物流大市场优势、发展枢纽经济、枢纽产业,推动交通运输与社会面产业深度融合,无疑是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枢纽经济”在于抓住交通区位与相关资源要素的结合点,向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延伸,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需要统筹推进民航强枢增支、铁路拓展成网、公路加密提质、水运通江达海,网络空间跨越,融合提升枢纽能级。同时,还要更好发挥交通在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要突出龙头带动,强化省内其他城市在打造枢纽经济中的参与度,发挥不同城市在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的作用。让河南成为交通、资源、平台、资金、物流、人才、创新、信息等各类要素畅流汇聚的“枢纽高地”,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成为中部内陆开放高地,率先建成“贸易强省”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
 
构建“枢纽经济”大市场格局
一是树立以“枢纽经济”支撑“贸易强省”战略发展、全面准确融入“枢纽经济”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开放高地”新发展格局。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开放高地”市场体系建设中,扩大思路格局、拓宽开放格局、优化战略格局。
二是构建全省城市群之间外向型经济空间及产业空间的互联互通新态势。加强郑州都市圈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群、国内相关中心城市群及副中心城市群之间的经济互联互通。
三是加强城市资源和产业要素的流动与合作。城市资源和产业要素通过流动和合作,更加彰显优势,促进发展。
四是建立和完善河南“枢纽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走好“枢纽+开放+产业+平台”的新发展路子。
在“枢纽经济”顶层设计战略引领下,瞄准电子信息产业与高端智能制造业等新兴产业,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全省“枢纽经济”新格局,构建新形态的现代化“枢纽产业”体系,以全局性、系统性发展理念贯穿“枢纽产业”体系全过程。突出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及区域中心城市临铁、临空、临港、临网及“无水港”产业高地建设,开展区域、次区域外向型经济联动与产业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头部”企业,做好产业链、供应链、科技链、创新链、市场链的对接与补给;同时,加强“枢纽产业”主导产业集群的培育,完善和延伸主导产业链,带动外向型产业聚集,发挥中心城市圈、都市圈“枢纽产业”虹吸效应,变“流量”为“增量”资源,逐步夯实河南“枢纽经济”基础,扩大“开放高地”市场容量,从而实现河南现代化“枢纽经济”和“开放高地”建设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王牌智库首席专家、董事长)
本文首发于河南日报顶端新闻中原策专栏


上一篇:“城市能级提升” 河南各地市都在持续加码丨2023河南地市“两会”观察

下一篇: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要向“躺平式干部”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