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期,教培圈“网红”张雪峰推出“8999元苏州6日研学游”事件被顶上微博热搜,除了关注值不值这个价之外,也向我们传递出一个信息——研学游市场越来越火。
研学游本质是一种体验式教学方式,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融为一体,达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习目的。然而,随着研学游的兴起,大量无相关经验和资质的旅行社、公司涌入该赛道,使研学游市场鱼龙混杂,重“游”轻“学”、高价低质、管理混乱等问题也浮出水面,严重扰乱了研学游健康发展的秩序。
王牌智库认为,研学游是对学生校内生活的有益补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视野和认知、锻炼独立自主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应加强对行业的整治,规范其发展,让研学游回归其教育本位。
一、研学游“新浪潮”
进入暑假后,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科技馆、景区迎来了一批批以中小学生为主的研学游团队,他们研学的地点不仅包括北京、上海等教育资源充足的城市,内蒙古、新疆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也深受欢迎。据携程集团发布的《2024暑期旅游市场预测报告》,研学类相关产品订单同比去年增长7成。在国内研学游火热的同时,海外研学游需求也逐渐上涨,其中英美游尤为火热,一些有留学需求的家长希望趁着暑假让孩子感受外国学校的教学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利于孩子明确今后的发展。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在消费者需求的引领下,研学游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据天眼查数据,截止2024年7月31日,全国带有“研学”二字的企业共有43653家,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研学游经济市场运行监测报告》称,2022年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为909亿,预计2026年将达到2422亿。
由此可见,我国研学游已经成为具有亿级规模的蓝海市场,并且规模还在不断膨胀中。研学游市场为什么如此火热?
一是利好政策持续加码。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首次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后来,又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随后,教育部、文旅部等部委,以及地方政府对研学游进行规划,制定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提出相关教学计划,推出财政补贴、减免税费等举措。各种政策的持续发布,为研学游行业在扩大市场、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强有力支持,勾勒出一张前景广阔的发展蓝图。
二是市场需求刺激行业发展。首先,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为行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家长改变了此前“唯成绩论”的教育观念,更加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希望孩子能拓展视野,挖掘兴趣爱好。家长在自己没时间和能力陪伴、教导孩子的情况下,研学游便成为最佳选择。其次,家长的“鸡娃”心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研学游成为学生假期“标配”时,害怕落后的焦虑心理,促使家长纷纷报名。最后,消费升级进一步推动市场繁荣。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在居民总消费中的占比逐渐增加,家长愿意为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投入更多资金。
三是行业创新升级增添动力。随着研学游市场逐渐火热,越来越多的旅游社策划、推出研学游路线,知识科普、自然观赏、体验考察等丰富多彩的研学游产品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此外,一些教培机构也开始进军研学游市场。例如,新东方在2023年成立了新东方文旅集团,开展国际游学、国内研学等业务。教培机构的加入不仅促使服务品质的提升,也为研学游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政策支持、家长教育理念进步、消费需求增加、行业创新升级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我国研学游行业步入繁荣发展阶段,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二、研学游野蛮生长的底层逻辑
随着研学游行业的发展,其背后隐藏的乱象也逐渐受到社会关注,游而不学、高价低质等问题饱受争议:
一是“价格虚高”成为市场痛点。目前市面上相关产品中,国内5天研学游价格普遍在5千-6千元之间,比普通旅行团价格高出30%左右,张雪峰推出的8999元苏州研学团售价比市面上同类游览项目的价格高出70%左右。国外研学一般为8-15天,新加坡等短距离游的价格一般在1.5万-2万元之间,若去欧美等国家,价格在4万-6万元之间。为此,不少网友吐槽“月薪一万不够孩子研学7天”。其原因在于,研学游行业定价机制不透明,导致溢价严重。
二是行业“鱼龙混杂”破坏市场生态。因为研学游的火热,从拥有正规资质的旅行社到教培机构,甚至个人都想来分一杯羹。但是研学游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要以研、学为主,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学习、游览计划。但是“闻风而动”的企业并无相关经验,甚至直接套用旅行社的旅游线路,导致缺“研”少“学”。
三是虚假宣传造成货不对板。为了吸引家长购买产品,商家夸大研学游的教育效果、师资力量、活动安排等,但并未提供相应的服务。如一些旅行社以游览清华、北大为噱头吸引消费者,而实际上只是带孩子们在校门口拍照、打卡。有些商家对外宣称的带队资深导师,实际上却是临时聘请的兼职人员。
四是人员配置不足暗藏安全隐患。根据文旅部2016年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研学游主办方需配置一人负责督导活动开展情况,再配置一名带队老师。承办方需配置项目组长、安全员、研学导师、导游人员。而目前市面上20人左右的研学游团队基本只配置两至三名成年人带队,大部分没有专业安全员跟随,如遇突发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造成研学游市场乱象的原因也较为复杂,与家长盲从心理、行业标准缺失、市场监管滞后、经营者自律意识不强等密切相关。
家长具有盲从心理。当研学游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时,家长为了跟上时代步伐,盲目让孩子参加研学活动。但是,大部分家长对该市场了解有限,难以进行全面评估,只能从平台的评论中去了解,极易掉进商家的宣传“陷阱”。
行业标准缺失。目前,我国的研学游市场尚无具体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体系,导致准入门槛低,各类主体纷纷涌入市场。同时,研学课程标准、安全标准等缺失,使得研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难以保障。并且,定价机制不透明给了商家一定的价格操纵空间,便会产生价格虚高的问题。
市场监管滞后。研学游是一种跨界融合的新型产品,该行业涉及教育、文旅、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但目前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尚不健全,导致监管不足,并且缺乏有效的投诉平台和渠道,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难以维权。
经营者自律意识不强。部分经营者为了获取短期利益,采取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的行为招徕客户,导致市场乱象丛生,损害企业声誉和行业健康发展。另外,一些经营者缺乏必要的专业素养和法律意识,对研学游的本质和目的认识不足,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了解,因此在经营过程中难以做到依法经营,也难以形成强烈的自律意识。
三、严把“三个关口” 规范研学游
科学的顶位谋划、完善的推行策略、详尽的监管机制,是研学游“突围出圈”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市、县(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研学游,既要研中有学,又要学中有研,行业的规范势在必行。
一、政府把好“准入关”
国家是时候对研学游“立规矩”了,尤其要加强对研学游的正面引导,各省需要根据省情出台政策引导,文旅部门可从省级层面出发,增强与社会、学校、家长等的互动,多方合理提升研学游质量。各市、县(区)也需要尽快将研学游纳入到教育体系中,出台一揽子的政策、推进措施、乱象整治、人才素质提升、安全保障、监管规范等措施,规范研学游的高质量健康有序发展。
在王牌智库服务市、县(区)的实战中,教育子系统作为原创理论体系之一,研学游是很重要的学以致用、研以致用环节,包括“如何策划定位研学游”“如何编制研学游的课程”“如何科学策划研学游的选点”“如何提升研学游的组织水平、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如何让研学游更具性价比”等,都具有一定的实战指导价值。尤其是各地都在追风“研学热”的背景下,加快引导和整顿研学游市场也是大势所趋。
具体来看,地方政府可着力提升引导力、保障力、监管力: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统一行业标准、明确监管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和推动研学游健康发展,同时要做好落地实施:
一是出台地方实施方案。市、县(区)地方政府可根据国家针对研学游行业的规范要求,结合当地研学游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明确规范研学游工作的目的、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推进措施、保障机制等。引导研学游与教育深度融合,让学生通过研学游真正有获得感。
二是打造研学文化品牌。各市、县(区)需要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精准定位研学游,并与文旅融合打造研学实践教育品牌体系,积极建设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精心设计研学实践教育课程,科学策划研学线路,重视研学的“结果成效”,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研学文化品牌。
三是完善监管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研学游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研学游项目、课程、师资等方面的品控和监管,确保研学游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尤其要保障研学游在阳光下运行,坚决抵制“利益寻租”、虚假宣传、抬高价格等乱象,可以定期对研学游项目进行评估和检查,深入了解项目运行情况,适时根据学生及家长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优化项目内容和形式,提高研学游的教育效果和市场竞争力。必要时,可以建立和研学游相关联的“市、县(区)政府、研学游项目单位、研学游组织经营单位”黑名单制度,顶层设计建立研学游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
二、行业守好“责任关”
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企业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开发高质量研学游产品,选拔并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导师团队,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技能。制定各种应急预案、保障措施,以应对突发事件。建立完善的服务反馈体系,及时收集消费者的反馈信息,调整不足。
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推动研学游行业建立全国性的行业协会,通过组织行业研讨会、培训活动等方式,推动研学行业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制定全国统一的科学评价标准,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研学游商家进行评估、划分等级,以供消费者参考。
关注政策导向合规经营。紧跟政策导向,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关于研学游的政策动态和法规要求。及时调整企业战略以适应政策变化。加强合规经营,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和内部管理机制,确保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要求。
三、家长做好“选择关”
增强信息甄别能力。家长应主动了解研学游的相关知识,在选择时不要仅凭宣传资料就做出判断,应多方比较不同机构、不同线路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孩子的研学游项目。
理性消费。家长应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和孩子的学习需求,理性选择研学游产品,避免盲目跟风或超出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对研学游的效果要有合理预期,认识到研学游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拓展,而非“灵丹妙药”。
积极参与、反馈。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共同选择适合的研学游项目。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可以积极参与研学游活动,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对于研学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不足之处,家长应及时向机构反馈意见,促进服务的改进和完善。
编后语
王牌智库首席专家上官同君说:“该给研学游立规矩了!该对研学游项目进行一轮清理和检查,以保障各类学生群体的权益。这需要站在国家未来和民族大义的高度上重视这个智库建议,研学游承担了文化传承和学生健康‘三观’培养的责任,研学游不应该走偏,也坚决不能走偏。”
规范研学游行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研学游市场之所以会乱象丛生,从表面看是由于行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的,而根本原因在于相关的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制定还未跟上,致使该行业在“灰色地带”无序发展。
“这也警示我们,当某一行业逐渐从萌芽期步入成熟期,并形成显著的发展规模时,及时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市场规范体系尤为重要,否则将衍生出诸多社会问题,滋生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上官同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