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拓展產業發展新渠道 激發群眾增收新動能
时间:2022-11-19来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点击: 次近年來,瓮安縣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實現群眾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緊緊圍繞“三主三特”的產業布局,扛穩扛牢糧食安全重任,加快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切實增加群眾收入,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瓮安縣結合實際,充分尊重市場,擇優發展茶葉、烤煙、辣椒、生豬、肉牛等種養殖產業。加強對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經營主體的培育,採取“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專業合作社+農戶”合作發展模式,讓群眾參與產業發展全過程,讓產業融入市場參與市場競爭,實現產銷有機結合。
瓮安縣堅持項目引領,深耕鄉村特色產業。嚴格按照財政銜接資金60%以上投入產業項目的要求,每年預安排一定數量的財政銜接資金用於農業生產獎補。今年以來,共投入財政銜接農業生產獎補資金1885.5萬元,批復建設項目17個,補助辣椒種植3987.75畝、高粱1728.02畝、水稻837.6畝、玉米872.8畝,生豬養殖21306頭、肉牛4627頭,受益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6681戶。
瓮安縣巧用網格員、農技干部、村干部等基層“宣傳員”,加大對產業發展補助政策的宣傳力度,積極引導和鼓勵有勞動能力和發展意願的脫貧戶、監測戶等發展種養殖產業。在品種選擇和銷售環節上充分尊重群眾的意願,充分發揮群眾在產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實現從“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的轉變。
瓮安縣堅持改革創新,改變以往“統一品種、統一採購、統一發放、集中連片、一發了之”的傳統方式,通過“產業帶動、資金撬動,農戶主動”的發展模式,使有限的項目資金發揮更大的帶動效益。在產業和品種選擇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空間布局上採取“集散結合、種養結合、多產業融合”的發展方式,在項目實施方式上採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的鼓勵方式,充分調動群眾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益,逐漸形成“村村有特色產業、戶戶有增收門路”的發展格局。(瓮安縣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