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动态 NEWS

以转型升级引领产业发展 长三角地区争夺先进制造业集群“C位”

时间:2023-05-20来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点击:

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据新华社报道,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会议强调,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形成协同创新、人才集聚、降本增效等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地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情况也颇受外界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此前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显示,长三角地区独占18席,在所有区域中高居第一位。

 

 

不仅如此,长三角地区多地也在持续争夺先进制造业集群“C位”。嘉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提供的信息显示,当地已出台《嘉兴市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此为依托奋力打造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此外,在全球产业变革大潮中,长三角地区亦在联手打造世界级地标产业集群。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杜宇玮告诉记者,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不仅是我国在全球化新趋势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各区域集聚创新要素、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长三角地区无疑是我国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排头兵’。”

 

 

蓄力加码先进制造业

 

 

在抢占先进制造业集群“高地”的激烈角逐中,长三角地区是其中的佼佼者。

 

 

记者梳理发现,在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地区分布中,长三角地区占据18个,在所有区域中名列第一。江苏省更是凭借坐拥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而冠领全国。

 

 

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也是最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区域之一。在政策大力支持、工业基础雄厚、科创资源发达、营商环境优越等多重因素催化下,近年来,该地区先进制造业呈现出加速发展之势。

 

 

尽管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领跑全国,但长三角地区并不满足于此。今年以来,多地频频发声,欲争夺先进制造业集群“C位”。

 

 

据了解,5月8日,上海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就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部署。会议原则通过了《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并指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全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江苏省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2023年1月印发的《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显示,江苏省将“聚焦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建设”。

 

 

除上海市和江苏省外,安徽省提出将培育形成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智能家电等5个达到卓越质量水平的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也指出,到2025年,将基本形成由4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等构成的“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

 

 

“奋力打造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嘉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嘉兴市计划到2025年,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构成“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即初步打造形成1个全球性、3个全国性、5个长三角区域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N个高成长性“新星”产业群。

 

 

“先进制造业代表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而产业集群则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产业竞争力培育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源泉,因而先进制造业集群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杜宇玮分析称。

 

 

杜宇玮进一步强调,丰富的科教创新资源、雄厚的制造业实力、良好的产业集群基础、强劲的数字经济势头、敢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以及积极作为的地方政府等在内的多重因素,构成了长三角各地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的强大动力。

 

 

传统产业集群“焕新升级”

 

 

在蓄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同时,长三角地区也在大力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

 

 

“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的占比超过80%。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公开表示。

 

 

江苏省正抢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机遇,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等加速融合,其中就包括苏锡通高端纺织集群。在分析人士看来,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传统制造业的代表,苏锡通高端纺织集群得以进入“国家队”行列,也是传统纺织大省江苏省大力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苏州市、南通市和无锡市等共同构成的纺织产业集群,目前已集聚了8500余家纺织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184家。

 

 

“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转型升级等方面,苏锡通高端纺织集群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苏州市副市长张桥表示,“近些年,苏州市携手无锡市、南通市联合培育高端纺织集群,在‘产业高原’上筑造‘产业高峰’,坚持以国际先进为定位,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纺织产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除江苏省高端纺织集群外,同样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的温州乐清电气产业集群,亦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乐清电气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电气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50.3亿元,同比增长2.86%,低压电气产品占全国市场的份额达65%以上。

 

 

乐清电气产业属于温州市传统优势产业。当地正推动电气产业与新能源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加速推动产品向数字化、物联网化方向转型。

 

 

而《嘉兴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推进方案(2023—2027年)》提出,要着力“两化”改造,引领制造业变革重塑。具体而言,嘉兴市将加快构建智能制造创新体系、打造数字化改造升级版、打造绿色化改造升级版。

 

 

对此,杜宇玮分析认为,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高地,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不能完全抛弃传统产业集群,“另起炉灶”建设新的产业集群,而是要立足原有的产业集群基础,兼顾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建议通过吸引制造业研发总部、创新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集聚等,实现从以加工生产、低端制造业为主的‘代工经济’‘汗水经济’向以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为主体的‘总部经济’‘智慧经济’升级,推动以生产协作系统为内涵的传统产业集群向以创新协同系统为内涵的产业创新集群转型升级。”杜宇玮告诉记者。

 

 

携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在抢抓传统产业转型机遇、推动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之时,长三角地区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层面也存在内部竞争。

 

 

记者梳理长三角多地发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规划发现,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等产业出现的频率颇高,甚至在一省之内多地也围绕相同的产业集群进行规划建设。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镇,各地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无可厚非。比如,瞄准产业前沿,纷纷选择信息软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作为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是一种‘理性’行为。”杜宇玮表示。

 

 

杜宇玮同时认为,从产业链的视角来看,这种产业类别的同质化或“同构化”并非完全不好,反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为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积累经验、探索路子。但需要避免的是产业链环节的同质化或“同节化”,需要反对的是无序的、不公平的市场竞争。

 

 

赛迪顾问上海公司总经理陶传亮亦向记者表示,长三角地区要从同质化竞争向协同发展转变。“产业集群内部需要从产品仿造、价格竞争的竞争格局,转化为各自发挥所长,占据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协同发展格局,以产业集群为整体参与国内、国际的产业竞争。”

 

 

在多重利好因素影响下,长三角地区多地正筹划携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竞争中更好地担负起国家使命。

 

 

例如,《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进一步提升长三角产业协同水平,共同打造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亦提出,制定长三角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一致行动计划,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在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等领域联合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杜宇玮告诉记者,在总体发展思路方面,长三角地区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应当从全球化视野、全产业链视角进行资源整合和统筹布局。“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制造’的重要地标,无疑是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热土。”




上一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下一篇: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在河北平山县召开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