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NEWS
聚焦首都金融发展!这场会议释放关键信息
时间:2025-05-20来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点击:
次
5月16日上午,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围绕“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推动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并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王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分别参加。
北京市和中国证监会领导来到北京证券交易所,察看企业上市审核流程展示,了解北交所努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等情况。尹力指出,要深化北交所改革,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实现健康快速发展。落实好北交所深改19条,推动上市企业扩围提质。
多方面推进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
随后召开的金融工作座谈会,有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和一百余家中外金融机构参加。尹力对北京金融发展取得的新成效表示肯定,对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和各类在京金融机构给予北京发展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他指出,要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机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用好北京科技优势,深化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积极拓展金融发展空间,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合力办好金融街论坛和亚投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等国际活动,扩大金融交流合作。
王江指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发展形势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新征程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目标任务,是将金融工作上升到更高战略高度的关键举措。北京是金融管理部门的所在地,是金融机构、金融资源的聚集地,中央金融办将坚定不移支持北京筑牢安全稳定屏障,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强化国家金融管理中心职能,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以优质高效服务夯实金融发展根基,为金融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潘功胜指出,强化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是党中央交给北京市和金融系统的共同任务。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支持北京市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支持重点经济领域发展,推动首都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优化北京金融营商环境。面向“十五五”,中国人民银行将紧紧围绕金融强国建设,持续推动强大的中央银行与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互促共进,支持完善首都金融功能布局,支持北京打造科技金融发展高地,推动北京人民币国际化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不断提升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国际影响力。
李云泽指出,金融监管总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支持加强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更好促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监管引领,强化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健全首都金融业态。支持金融政策先行先试,完善首都金融服务体系。深化金融领域“两区”建设,助力构建首都金融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央地协同走深走实,共筑更加稳固的首都金融防线。
吴清指出,近年来,北京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首都金融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中国证监会将把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与更好服务首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立足服务首都所需和发挥资本市场所能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建设,强化多层次市场功能发挥,打造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新高地,合力推进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更好实现资本市场与首都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红燕指出,国家外汇管理局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首都金融发展的有关要求,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全力支持北京金融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外汇管理创新政策率先落地北京,支持北京科创企业发展,支持北京地区金融市场双向开放。
前期政策稳步落地 多项指标全国领先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首都金融系统着眼于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定位,全面融入“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率先在全国省级层面集中发布“五篇大文章”近百项系列政策。
北京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在京落地,认缴规模及落地项目均居全国前列。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建设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北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规模保持全国领先。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企业融资成本保持历史低位。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和长护险,个人养老金账户数、缴存资金规模均居全国试点城市前列。
《金融时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了解到的一组数据显示,北京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与实践。例如,科技金融方面,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领域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方案,强化对各类金融机构的激励引导。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相关领域信贷支持。截至3月末,累计支持银行投放符合再贷款支持条件的贷款597亿元,带动了科技型企业贷款较快增长。截至3月末,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1%。
绿色金融方面,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持续发挥碳减排支持工具、“京绿融”“京绿通”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撬动作用,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1季度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2.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400.3亿元。
普惠金融方面,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一季度通过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推动银行走访企业8000余次,覆盖企业5700户。截至3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涉农贷款余额6083亿元,同比增长9.8%;创业担保贷款余额126亿元,同比增长71%。
养老金融方面,联合相关部门召开全市养老金融工作推进会,指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老年人群体、“银发经济”及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支持力度。3月末,全市文化产业贷款余额2013亿元,同比增长12.3%;旅游产业贷款余额达到3080亿元,环比再创新高。
数字金融方面,推动北京中关村银行、北京银行率先接入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应用资金流信息发放全国首笔专属产品信用贷款,截至目前,北京地区共有2家法人银行、16家全国性银行应用资金流平台开展信贷业务,拓展了新能源、科技创新、绿色制造等多个业务场景,有效弥补了传统审贷手段无法有效识别企业运营情况的短板,显著提升信用贷款投放能力,累计支持贷款24.8亿元。
此外,在金融高水平开放方面,北京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境内外上市公司超800家次,城市排名第一,北京区域性股权市场获批开展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直接融资规模居全国首位。亦有业内专家谈到,当前北京金融领域“两区”建设扎实推进,推动法巴合资财险等重要金融机构在京落地,实现多项全国领先。率先在两大国际机场打造境外来宾支付服务示范区,首创轨道交通外卡拍卡过闸,大力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
- OA

-
acechina01@163.com
-
0755-89992025 0371-6668680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