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垄大别山脉,横亘于鄂豫皖腹地。茂密盛极的南山北水之美和星火燎原之人文,由此生发。一花一草、一树一村、一山一水、一人一物,绵延百载,在蜿蜒的山路上,在深山的古村里,回荡着生生不息的脚步声,讲述着豫南新县古村的今昔。
问一个山民老乡,便可得知,散落于新县九镇十八湾的古村落如夜间星空,山腰间闪着光。一个古村,便是一部豫南古村落史书,那挂在山农胡茬上的故事,就像山里的油茶和板栗,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地耀眼生动。
新县东南山坳,有个依山傍水的田铺,是一个大湾。古时称田铺湾,不大不小,源于明清古村建筑之品貌,得大别山自然之神韵,古村与山水草树掩映,风花雪月融为一体。至今,仍有260间古屋连成一片,白的墙拐弯抹角,灰的瓦密密扎扎,望见山,看着水,记得乡愁。植根于汉文化、楚文化、徽文化风土民俗之中。以山石筑基,土坯垒墙,斜脊屋顶,灰瓦铺盖,屋下显出北方民居的硬朗,屋上显出南方民居的灵秀。藏一幅深山古村沧桑的历史画卷,露一出现实创客小镇的人文故事。
田铺,还是那个古老的田铺,大湾,还是那个古老的大湾。自从新县全域旅游之风吹进田铺湾之后,古村古貌,古树古景,便从深居简出的历史古书中渐渐生发出一页一页的"变化"。
湾老村沧桑,通古今之变。
古老的山路、村路,古之泥路、土路,如今变为柏油路、水泥路。古村深处则是土石路、土沙路,防雨、防滑,雨过地皮干,走路不打弯。保持村路的原始状态,利于游客往来、观光、旅居、好奇。一位姓韩的老者笑着说:往年村里鸡鸣三省无声无息,古村寂静如夜如水。如今,路路有标牌,民房有典故,古树有户口,村头一条古道、一个池塘、一口古井,每日都在导游说故事。民居古香古色,原封不动,有头脑的年轻村民想起乡村民宿几个字,便把自家的古屋不动声色地改为简易民宿,不搞大拆大建,没有异地搬迁。山石,木头随地可取、各样的民宿门头门匾,土的土,洋的洋,可观、可赏、可品、可玩、可旅、可居,别有洞天,饶有情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户万户古村开。
有一日,村里几代人望穿秋水,不曾梦想的喜事临村,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湾村,问候乡亲们,嘘寒问暖,拿起妇女们绣花的鞋子仔细端详,鼓励的话和村民的笑声,久久回响,一派祥和。古老的小村,一夜沸腾。
村里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走出门外,额头搭起凉篷儿:咦!俺村咋变了一个样呢?原先一年到头谁家来了个亲戚都稀罕,如今是天天村里都有客人来。变了一个样。村里一个不大的塬子,成了村子广场。游人休憩之时,孩子们欢蹦喜跳,妇女和老爷子趁机端着山货迎上来,城里人没见过这各色山货,见啥稀奇啥,问东问西,时不时还需要几句新县话"翻译"哈,结果是一提兜山货装入旅行袋。
山里人不知创客是啥玩意儿。城里人也不懂古村的创客会给古老的村民带来什么样的震撼。古村山民与城里游客在大湾村会面了,相觑一笑,心照不宣,只有半生不熟的交流语言如村前河沟里水石冲刷;古村与创客也在大湾见面了。村口有个高耸的堤子上,是谁用拖拉机轮胎、废旧的农具铁器木器石器之类,整出一个大"牛"来,远远望去,高大威猛,那"牛"咋看都是创意雕塑,咋看都是文化,是艺术哩。或在老宅门刻制木匾,写着"民宿地锅饭"、"良栖小院"、"寻找童年的记忆"、"吃货联'萌'"、"古村特产"云云字样,看似随意涂鸦,实则用心创客,五颜六色,争奇斗艳。创客作坊小年轻可以来,回乡的下乡的可以来,大都市里的创客公司也可以来。一双绣花鞋垫儿,针细绣密,花花绿绿,配上一双绣花鞋,简直是个满村芳、满庭芳,村民喜笑说:这个可以有哩。
早上的古村开始萌动,山里的雾飘来飘去,给山村笼出一片神秘的面纱,淡淡的薄雾吸一口清新雅致,甜滋滋的。太阳挂在树梢时,村民将家里的腊肉腊鸡腊猪腿一字排开挂起来晾晒。广场矮墙上开始铺好竹席子,晾晒的萝卜干儿、豆腐乳、各种乡土腌菜、将军菜啥的可多。往年的话,村子是封闭的,村民的腊肉呀腌菜呀都是自给自足,自劳自吃。现在变化了,家里的那种土法腌制菜品,山货呀、特产呀,哪怕一块古石,一根古木,都在这个创客小镇的五彩缤纷中摇摇晃晃,一不小心摇成了商品,或旅游纪念品,或工艺品,笑的合不拢嘴的老太太都在货摊上放一个二维码牌子,买货支付,无需现金。村民想:游客都是俺村民的亲戚,来了不能空手回去呀。在游客眼中,各等山货都有故事,很是稀奇。一些戴眼镜的城里人在大湾民宿几日,立马就有文化灵感:大湾古村像古画,藏着诗和远方。村落民宿与城里酒店宾馆无差,床头灯亮着温馨,床铺雪白干净,自来水龙头一拧,哗哗流出山泉,清流爽悦。餐饮嘛,豫南风味,山货食材,就地取之,三五好友一聚,二两小酒一品,望古村夜空,飘飘然,欣欣然也。
深山藏古村,时代写新篇。新县大湾,田铺新貌,大包小包的山货带出一条山路,文化创意的春风吹进深山。新县之美,藏在大湾古村,大湾之美,藏在村民心里,获得感与幸福感,每日都在这今昔之变的山村里响动。
最大的变化,应当是语言交流的变化,过去的古村,古人,古事,古话,宛如村前山河之溪,汩汩淙淙,且默且语,流芳千载,如陶渊明之谓"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外人一来一多,各色人等,各路语言在大湾交汇了,"新县普通话"应运而生。新县本土的话语,既有北方的山石之坚,又有南方水秀之柔。不知从啥时起,山石之坚与水秀之柔的山民古语,慢慢浸润着似懂非懂的"新县普通话"。老人撇着山里的"京腔",年轻人学着新县土话,一不留神,心心相通,喜乐,笑语,祝福声此起彼伏。
一位诗人为此留下一副对联:
大湾喜乐三分地,
文旅温暖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