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开耕时节,广东率先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最近广东又出台《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一次明确了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架构,并细化了广东高质量发展推进路线。
在2018-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中,广东省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连续三年都位居“第一”,这是“先富广东”发展实力的真实写照。但在高质量发展的细分领域,2020年广东的“开放发展水平”排在各省市区“第一”,而“协调发展水平”排在“倒数第一”。两个“第一”的强烈反差,折射的正是当下广东高质量发展必须注重统筹解决好“开放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两大核心问题。而实现广东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制造业当家”。近日,广东出台的《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表明,广东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深化“制造业强省”战略,给出了挺起制造业“硬脊梁”的具体举措。
由此可见,开放广东、协调广东、制造广东将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支撑力。
“纲”举目张
以粤港澳大湾区持续释放“开放广东”强大动能
《意见》围绕“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提出,坚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牢牢把规划抓在手上、把项目落在地上、把未来融在路上、把百姓记在心上,努力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并明确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化实施“湾区通”工程,推进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增强广州、深圳核心引擎功能等四大重点任务。
当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指引下,广东省委省政府以积极践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导向,以广东高质量发展为主抓手和主推手,全面布局,整体推进,倾力打造广东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地标”。
其中,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是广东高质量发展《意见》的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广东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纲”。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大国家战略。2019年国务院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标志,一是建设最具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二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发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四是建设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五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重点,推进内地与香港澳门互利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地处“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的特殊优势,广东高质量发展又是链接港澳与内地对接合作的“桥头堡”,不仅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地,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冲。在大湾区建设框架中,以港澳、广深四大中心城市为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不仅是通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无人机产业、机器人产业等诸多先进制造业集群基地,也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广东高质量发展《意见》表明,实现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拉大开放格局,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战略纵深。其中,加快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是个标杆。而具备国际创新战略高度和战略意义,不仅需要先进制造业引领创新机制和产业体系的创新,更重要的是,需要加快科技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成果应用领域建设,其中包括国际化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体系平台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建设,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发展,以及先进科技成果动能转化和发挥数字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
实施“湾区通”工程的目的在于,加快港口群和机场群等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构建大湾区国际国内枢纽经济大格局,促进各类市场资源要素的有效流通。支持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打造南沙现代化都市建设和珠江口一体化“黄金内湾”建设,也是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战略的纵深空间承载。
新时期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的实践内涵,为港澳与内地产业资源融合赋能提供战略机遇和商机,有利于贯彻落实和创新新发展理念,有利于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有利于促进与国际接轨,构建新时期开放型经济体制,有利于建设高水平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增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中区域双向开放,多元合作,有利于促进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共生共赢体系建设。
敢于叫“板”
破解城乡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主要难题
《意见》围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锻造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提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分类指导、各方发力,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并明确“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化区域协同联动”四大重点任务。
从目前我国经济大盘来看,广东虽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和经济强省,但广东省内不同区域发展差距比较突出,尤其是粤北、粤东、粤西地区仍处于广东边缘化的经济“洼地”,县域经济存在诸多短板,加剧了广东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主要矛盾和问题。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受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广东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明显贫富分化态势,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的发展差距悬殊,县域经济的整体塌陷与经济强省的地位不相称。因此,广东敢于叫板“最大短板”,以问题为导向,以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这在全国具有标杆和示范意义。
自今年“两会”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多次提出,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举全省之力全面壮大县域经济、全面建设美丽城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致力于“再造一个新广东”。广东精准把脉、对症施治,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瞄准的是广东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广东高质量发展最具潜力的环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对于广东落实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新广东”的新内涵将体现在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中为县域经济带来的政策资源红利和产业转移、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和商机。
一方面,广东“镇域经济”将进一步融城发展。镇域经济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面临本土产业转型升级、弥补区域管理及公共服务短板等压力,镇域经济如何破局对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持续做强广东镇域经济,需要在强化土地等资源空间利用,放大“一镇一品”产业特色和布局新兴产业、打造产业强镇“城市客厅”等方面持续发力。
另一方面,广东“县域经济”将涌入“强县”阵营。广东省57个县(县级市)近八成分布在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县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1.7%,县域常住人口占全省的28%,但县域GDP仅占全省GDP的12.5%,这种县域经济整体塌陷的现状亟需改变。因此,广东要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难题,必须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推进和机遇推动,彻底解放思想开放格局,虹吸资源,产业对接;各县域城市要切实抓好珠三角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有序转移的机遇,不断创新区域帮扶协作机制,加强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山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生态产业加快发展,加快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做出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广东样板。
“制”胜之道
持续做强制造业夯实“制造广东”
《意见》围绕“坚持制造业当家,强化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提出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制造强省建设,聚焦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并明确“建设现代化产业集群、打造高水平产业发展平台、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群、加强优质产业项目招引共建”四大重点任务。新近推出的“制造业当家22条”又提出着力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两大政策意见推动广东制造业发展进入新时代、高端化、智能化,确保广东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跨越。
先进制造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命脉所系。世界经济强国强调制造业回流,主要工业大国纷纷布局制造业,中国各省也纷纷喊出“制造业强省”“制造业立省”等。从制造业起家到制造业当家,广东制造需要不断向高端跨越迈进,不断提升先进制造业的核心优势。
制造业是广东的“当家”产业,2022年广东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6万亿元,全部制造业增加值4.4万亿元,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强。可以说,制造业既是广东深厚的“家当”,也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利器”。
《意见》抓住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调持续做强“制造广东”,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海洋牧场等产业,新增若干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是优势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是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发展高端制造业为主体展开。《意见》中提出,要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群,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深化“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培育工程。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市场主体培育计划。
当前,广东制造业处于全球制造业的跃升阶段。加快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是广东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谋划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局。广东具有大湾区新兴制造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优势,同样也是我国传统制造业大省,尤其是在家电、家具、服装、能源等传统制造业,广东正处于先进制造业跃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亟需通过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以数字化、智能化实现产业升级,在保持广东原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新旧产业动能转换。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主导引领,一手抓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小结
此次,《意见》出台,广东全面推进高站位高格局高质量发展“施工图”,一方面体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高擎打造新时期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地标”的决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广东加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根本问题的信心。体现广东“纲”举目张打造好粤港澳大湾区,敢于面对难题,遇难而上,以全省之力解决区域发展差距的短板问题,坚定“制”胜之道持续做强制造业的清晰思路。在“先富广东”开始探路“共富广东”的新征程,开放广东、协调广东、制造广东将会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支撑力,也将成为新时期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