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专题研究 NEWS

南宁为啥成了舆论风口上的“慧泊市”?

时间:2023-05-27来源:未知 作者:acebm 点击:
导读
 
近日,广西南宁突然爆出“天价”停车费引发全网关注,舆论漩涡喋喋不休:南宁为啥成了舆论风口上的“慧泊市”?以智库第三方视角观察,在如今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停车位资源紧缺、停车压力不减的现状下,道路停车管理引发民怨,所折射的正是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难以满足城市交通发展需求、民众出行停车需求的矛盾。
 
“居民停车难,政府停车管理更难”这一“城市病”,如何规避“政出多门”的管理乱象?如何合法合理确定城市停车管理运营的责任主体和相关协调机构的职能?如何强化统一管理,联动协调,不断提高责任部门的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和服务能力?当下,根治停车难题,必须积极推进智慧停车管理整市系统推进大工程,打好“车位资源统筹、合理划位收费、科学治理监管”的组合拳。
 
“停车刺客”观察
南宁“停车贵”舆论争议点
 
梳理南宁市因“停车贵”掀起的舆论热议,燃点是网民反映南宁市3万多个停车位,停车收费标准不合理、部分车位规定太随意、收费人员服务不规范等。南宁慧泊停业服务公司存在“三不两过”的问题,即收费程序不透明、不合规、不公正;收费标准过高、收费范围过宽。主要引爆点在于,停车运营公司慧泊竟然与南宁市青秀区法院签订《合作备忘录》,即法院用公权力为慧泊公司追缴拖欠停车费的车主,令人匪夷所思。
 
法院是法律公权力的象征,为何要染指城市停车领域?法院为何会跟慧泊公司登上一条船?法院官宣说辞是“利用慧泊公司停车收费系统,查找被执行人信息,提高执行到位率,解决执行难问题。”这种冠冕堂皇的说辞,不仅不能服众,而且也不能起到“全民捉老赖”的效果。
 
法企联手合作背后有着怎样的利益链?“划线圈钱”是否科学?停车收费标准是谁定价的?划线收费征求过市民的意见了吗?有没有运营监督机制?民众缴纳的停车费都去哪儿了?一个几十人的国企慧泊公司用这么多钱干嘛?……诸多疑问令人疑惑,难怪网民把诸多舆论疑问“打包”,称南宁为“慧泊市”!
 
总之,慧泊公司与法院合作存在简单粗暴和滥用公权力之嫌,弄巧成拙。说起来就是一大“败笔”,成为一个公众笑话。不过,也成功地倒逼南宁政府不再漠视民意,必须出手解决。
 
 
“停车贵”事件思辨
处理停车问题不能挤压民众利益
 
停车事虽小,却是大民生。从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所牵涉的责任部门看,发改委、城建、交通、财政、国土规划、城管、交管、质检、环保、林业、民防、消防、辖区街道办等,多少都会有些责任,但统一管理下的归口责任主体还是必须突出的,不能搞“有利益都想管,有责任都不想担”。政府将管理和经营权交给国有慧泊公司,符合市场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慧泊公司既没有行使好政府背书的民生担当,也没有发挥好市场化运营成效。南宁“停车贵”事件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南宁市政府对城市停车问题重视不够,缺乏全局性顶层设计谋划和市域统筹系统解决方案,缺乏政治高度站位,政府服务意识不到位。二是统一管理条件下的市场化运营模式不科学、不规范,企业外包垄断违背市场竞争机制规则,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将道路公共停车权与收益密切关联创收的行径,虚高定价,强制收费,忽视了政府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三是道路停车管理权职责划分不明细,管理运营过程混乱,过于随意。四是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简单粗放、职责不到位,运营不公正,不透明,误以为经营权就是执法权。五是道路停车管理在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缺乏公示程序、定价机制、监督体系等,更没有完善的实施细则系统性推进落实,导致谋利方借收费加大“盲区”。
 
随后,针对网络舆情迅速蔓延和外溢,南宁市紧急开展舆情危机公关,希望通过低姿态的道歉及召开座谈会、专题调研、整改措施、规划调整等修补政府信用形象,重塑城市信用体系。足见南宁市深刻认识到道路停车垄断行为极不合规、极不合理。一方面,道路停车这种公益性质的民生工程,不能“一推了之”让企业外包全盘管理,尤其是在市场化运营的同时,不能搞价格垄断,应公开化、透明化;另一方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科学规划、定价体系、监管机制、管理落实、问计于民等方面,不能缺位,更不能滥用职权,应接受相关部门及民众的监督,而非迫于财政或其他压力使政府“无原则”站台,进而挤压民众的合法利益。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唯有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民本意识”,把人民的城市交给人民,将政府部门的管理权转变成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贴心暖心措施,以人民利益为导引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缓解停车难压力、解决停车贵问题,方能满足百姓的安全感、获得感、实惠感。
 
“慧泊市”运营警示
多措并举纾解城市停车“老大难”
 
从城市管理的维度看,南宁“停车贵”暴露出南宁城市治理能力不合格,治理水平、管理水平不及格,与现代化省会城市管理格格不入。虽说南宁此事发酵后官方的做法“亡羊补牢”,但南宁城市形象、政府形象、城市营商环境已然受到负面影响。各地应以南宁为鉴,自我审查,查漏补缺,防微杜渐,多措并举纾解城市停车“老大难”问题。
 
推行智慧停车管理整市推进系统工程已是城市停车管理的发展趋势。因此,地方政府既要摸清城市停车资源与停车需求真实的供需现状,又要采取科学的经营和管理方式,全面考虑全市公共停车场、单位停车场、社区停车场、商业停车场,用多样化的暖心举措满足私家车、大货车、公共汽车、电动车、共享单车等多样化的停车需求。总之要将停车管理的行政管理手段和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共停车场资源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各类停车资源和收费标准,保障民众的合理停车权,还民众一个温暖有序的通行环境、市容环境和停车环境。
 
一是相关部门需对城市全域停车现状调查摸底,掌握真实的城市停车供给和需求比。在停车资源规划方面,相关政府部门要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对全市的停车需求及停车资源进行全面摸排,对流动的停车需求进行提前研判和沙盘推演。与此同时,掌握了停车供给数与停车需求数大数据的基础上,要针对性地对现有停车资源规划利用、挖潜扩容,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共停车场、设立非机动车特定停车区域,在高架桥、工地等城市边角空间“微改造”增加停车位,如斜位停车、立体停车、太阳能停车、生态停车,同时注意停车收费的惠民性。为缓解重要路段或特定时间段的交通及停车压力,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资源对外共享,辅助加强管理。
 
桥下“边角料”空间便民停车
 
二是政府在导入市场化运营机制时,要与市场主体公司达成“合力纾解停车难题,保障民生需求”的合作共识。政策方面,要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系统思考解决路径,出台惠民利民相关政策并加以宣导,让停车问题这项民生工程真正地惠民、便民。解决路径方面,常态化停车场管理要坚持规范化、均衡化、网格化。对于学校、商业区、菜市场、医院、居民区等人流密集地段,更要有针对性解决堵点难点的方法。
 
立体式停车场近景
 
三是升级城市停车服务,需主动接纳和普及智慧停车数字化技术,整市推进智慧停车的便捷化、惠民化,增加民众获得感、幸福感。政府在推行停车管理市场化运营的过程中,要采取招投标方式选择管理经营主体,对竞标的智慧停车主体公司资质进行严格审核,政府监管与目标考核必不可少。政府和企业之间既要亲清和谐,又要规范协调,合作要公开化、公正化、透明化、流程化,市场运营主体公司的停车大数据、智慧停车技术、停车设施效率等应本着高效服务出行的利民原则,在运营中要主动加强社会监督和民众监督,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升级。
 
四是城市管理者要从城市顶层设计的角度系统考虑,通盘谋划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管理大局。一方面,政府部门要不断学习借鉴外地城市停车管理经验,科学规划停车位及配套管理措施,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创新特色管理模式,将城市停车管理和城市形象、城市文明素质提升当作“一把手”工程,呈现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另一方面,要科学处理停车所有权和空间管理权,交管、城管等部门要执法到位,外包的市场化主体企业更要有合规的运营机制和监管体系,合力维护“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有序停车环境。同时,要加强规范停车宣传,保障市民群众的通行权、停车权、知情权,增强全民规范、文明停车的意识,让停车费起效发挥调节作用。
 
小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停车难”在各地普遍存在,困民久矣。南宁“停车难”舆论风波警示各地城市管理者需要适时升级城市交通及停车管理的各项举措。一是基于调研基础上,从“根基”上排解停车难“顽疾”,实现停车需求与供给资源的相对平衡,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和管理高质量发展;二是政府在导入市场化运营的同时,要切实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同时要全面、系统考虑居民多样化的停车需求满足,在具体执行落实环节,更要灵活化、人性化;三是政府在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要发挥主导和监管作用,既不能缺位,也不能撒把,在监管、考核中强化政府的公信力作用,以高质量的管理水平优化城市形象和营商环境。
 
 南宁觉醒还不晚,南宁还会回来的。
 南宁不是“慧泊市”,南宁还是南宁市。


上一篇:战略性新兴产业起势成经济发展“新引擎”

下一篇:广东如何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