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资本实力 六大行增资稳步推进
时间:2025-03-04来源:未知 作者:acetouzi 点击: 次资本是商业银行持续经营的“本钱”,也是银行业推动实体经济增长、防范各类风险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在银行业利润增长明显放缓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实力?夯实其核心一级资本?
2024年上市银行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家国有大型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95%、11.42%、12.23%、14.10%、10.29%、9.42%。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6%,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总体来看,当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整体稳健,主要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
然而,随着银行业近两年让利实体经济力度加大、息差持续收窄,六大行的盈利能力也逐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根据2024年三季报数据,报告期内,六大行中有3家银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其中有一家大型银行营收、净利同比“双降”。这也意味着,六大行通过利润留存进行内源性资本补充的空间正在逐步收窄。
在业内人士看来,考虑到当前六大行资本补充方式与资本充足率,不仅需要“主动防御”,还需要采取前瞻性举措来应对未来风险。
为了增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实力,去年9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将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
2024年10月12日,财政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明确了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注资的路径,提出“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财政部注资体现了政府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信心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核心一级资本的充实,在增强银行风险抵御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银行扩大信贷和生息资产规模,有助于银行提升盈利能力,更好地应对息差收窄等挑战。”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自宣布“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以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注资”正在稳妥有序推进。
在2024年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工商银行支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工行正在准备相关的投资方案,并积极与监管部门沟通和进行汇报。
“考虑到我行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2028年初又需要满足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第二阶段不低于22%的要求,资本补充确实亟需提上日程。”建设银行负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建行正在积极跟进,将根据有关要求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时隔多年,财政部再次发行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从注资的目的、监管制度、金融市场环境以及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等各方面,均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曾刚表示,与当年“雪中送炭”、化解风险的目的相比,此轮注资重点在于促进发展,通过夯实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为其更好落实国家一揽子政策、强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