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余指标跨省助力脱贫攻坚(政策解读)
来源:人民日报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土地利用的一大政策工具。这项政策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为支持扶贫开发,增减挂钩政策先后两次拓展范围,允许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以及省级贫困县的节余指标在省域内流转使用,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拓展了资金来源,有力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均衡发展。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将增减挂钩政策再次“升级”,允许深度贫困地区节余指标跨省调剂。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有关要求。运用这一政策要遵循哪些原则?节余指标如何使用和再分配?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小组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调出地区限定在“三区三州”及其他深度贫困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弄虚作假将被严肃查处。
二、党的干部要能负重能担当
来源:宁夏日报
干部是否优秀,关键看担当作为。那么,怎样才能算得上干部有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说,越是责任重大的岗位,遇到的压力肯定会越大,这就叫有担当。党看干部主要就是看“肩膀”,看能不能负重,能不能“超负荷”。
然而在现实当中,一些干部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并不缺能力和水平,也不缺智慧和思维,很多时候,缺的恰恰是敢于负重的勇气和精神。他们在困难面前顶不住、压力面前挺不住、竞争面前站不住,拈轻怕重、敷衍了事,看见问题绕道走,遇到矛盾“和浠泥”,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
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要想让组织看得起、让领导看得上,就必须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时时刻刻把政治方向把得稳不稳、举措制定得实不实、落实效果显不显放在心头、立在心间、用在手边,这样的担当,才是真担当、真负重;这样的干部,才能让人看得起。
三、“新鲜”总在最基层
来源:河南日报
越深入基层、越接近群众,就越是能‘捉活鱼’,越是能掌握‘冒热气’的信息,也就越能更好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提出,只有到实践中学,到群众中学,才能找到老师、接上地气,才能真正学懂弄通。一路走来,基层的智慧和经验,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邓州市孟楼镇,土地“三权”分置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了新办法;在辉县市南李庄社区,“文明家庭”“优秀党员”认领制,摸索出一套治村管村的新模式;在封丘县李庄新区,推举成立的“迁建委员会”,让黄河滩区群众抢着搬迁、和谐搬迁;在郑州圆方集团,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非公企业党建搞得风生水起……这次调研,愈加让人清晰地认识到,基层是大课堂、群众是好老师,问需于民,方知民之冷暖;问计于民,方知政务虚实。
越深入基层、越接近群众,就越是能“捉活鱼”,越是能掌握“冒热气”的信息,也就越能更好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比如,在学习调研中,调研组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掌握的信息,提出了一些好想法、好建议。在郑州圆方集团,调研组了解到该集团员工入党积极性非常高,但入党名额有限,遂提出可以考虑外地分公司员工在当地入党、不占集团总部名额的办法;在西峡调研时了解到该县出口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香菇罐头利润率较低,便提出在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要强化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充分利用西峡香菇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在长垣县蒲西街道米屯村,美丽乡村建设正酣,调研组建议该村发挥好拥有名厨师的优势,结合“厨师之乡”的文化内涵,建设“四海美食园”,助力乡村振兴。
调查研究是传家之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大行调研之风,就是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就是要准确把握新情况、新问题,倾听群众呼声、原声,回应群众所盼、所需,把握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使更多的调研成果进入领导视野,转化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这样,谋势才有战略眼光,谋策才能抓住要害,谋政才能有力有效。
四、请别把精力花在扶贫考核上!
来源:摘自《公务员文萃》2018年第四期
工作要落实,必要的检查考核不可少。就扶贫工作而言,只有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扶贫工作才能目标清晰,最终解决“扶什么”“怎么扶”“扶成什么样”的问题。
一段时期以来,各地狠抓扶贫考核,确实抓出了效果,但也有个别地方,把大量精力花在了扶贫考核上。从省到市到县乡都有不定期的检查和督查,还有各种扶贫专项检查,不少地方县乡村三级都抽调多人专门负责档案资料的撰写、搜集、整理和归档,甚至同一份表格反复多次填写。这些繁琐的工作,把不少基层扶贫干部搞得筋疲力尽,使他们根本就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深入基层谋划精准扶贫。
过多的扶贫考核,也增加了基层工作负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迎接扶贫考核时间花得多了,具体帮扶的时间就少了。
但是,为扶贫考核“减负”,并非意味着思想作风、工作热情“减负”,而是为扶贫一线工作“加码”。因此,各级政府在精简扶贫考核之余,还须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让扶贫考核减量不减质,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督查巡查、考核评估能够实现应考尽考,在基层得到全面的贯彻执行。
我们相信,随着扶贫考核方式的改进和完善,通过流程再造、责任追究等保障机制,填表报数越来越少、调研实践越来越多,赶集式走访越来越少、关怀型帮扶越来越多,必能让扶贫干部有更多时间与贫困群众共商致富大计,突破一个个发展“障碍”,全力以赴地跑完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官场微小说:《路线》
前些天单位组织体检,大家不是血压高,就是血脂高,医生说跑步是控制“三高”最简单实用的运动项目。局后备干部、办公室副主任老秦也跟大伙一样,开始清早去公园跑步了。县城不大,没有体育场,人们锻炼身体都去公园。
老秦个高腿长,跑得自然快一些,一路上超过了许多跑步的同事。
前面有个胖子在慢跑,老秦正准备赶超,突然发现那人是单位的罗副局长,立马放慢脚步,跟在罗副局长身后跑。于是每天早上,老秦都跟在罗副局长身后不紧不慢地跑,后来许科长、孙主任等所有来公园跑步的同事都和老秦一样,坚决不超罗副局长的“车”。
这天早上,老秦发现局长也来跑步了。局长没有扎堆,一个人在跑。一圈过后,从罗副局长到老秦再到许科长、孙主任,大家都自觉调整了位次,跟在局长身后跑。
过了几天,跑步群体里又加入了新人——从局里退休多年的老局长。老局长跑得很慢,经常身前身后都没有人。
这天晚上,老秦有个老同学从省里回来探亲。老秦请他吃饭,酒喝得很尽兴。虽然第二天起来酒劲还没过,老秦还是准时去了公园。刚上步道,就看见老局长一个人慢悠悠跑着。老秦几步跑了过去,笑道:“老领导,你一个人跑步闷不闷,以后我陪您边跑边聊吧。”
从此,老秦脱离了单位的跑步群,天天跟在老局长身边慢悠悠地跑。大部队每次跑过时,都像没看到他们两人一样。身背无数人不屑的目光,老秦总是乐呵呵地泰然自若。
背后大家都在说:这老秦还是后备干部呢,脑子怎么这么不灵光,不陪现任领导跑步,却陪退下来的老领导,也不知搭错了哪根筋。
年前,县里调整干部,新来的组织部长带队来局里考核。不久考核结果出来,副局长老罗调走了,后备多年的老秦接任副局长。
背后大家都在说:这老秦走了什么门路啊,天天陪退休的前任局长跑步,居然还能被提拔?
这天,老秦给在省城工作的老同学打去电话:“过年回来不?回来我得好好请你喝一顿。前几天我们老局长的小舅子带队来单位考核,现在我上副局了。当初你让我走老领导路线,真是远见卓识啊!”